12月9日,位于杭州滨江的中国网络作家村正式成立一周年,也迎来了第一次村民大会暨首个“村民日”活动,会上不仅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同时还为未来一年即将做的事情定了基调和方向。
金华兰溪籍青年作家古兰月,作为国内首个国字号“网络作家村”的村民,也参加了这次周年活动。昨天,回到金华的古兰月,跟记者谈了这次“村民大会”活动相关情况,以及过去一年她对网络文学创作的想法。
驻村后学习不断、创作不歇,收获颇丰
古兰月,本名胡毅萍,80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协副秘书长,金华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从2014年第一本书——散文集《你不慌,世界不荒》面世后,她每年出版至少一本书,长篇小说《南方姑娘》《在遗忘的时光遇见你》陆续登场。入选浙江省新荷计划青年作家人才库,曾获得中国散文年会散文集类一等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等奖项。
古兰月说,她是从2006年开始写作,但接触网络文学的时间非常短,在陆续出版了几部散文集、长篇小说之后,2017年开始涉足网络文学,写了一本16万字的言情小说《青木微雪时》,在500多部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两岸青年网络文学大赛”大奖(共7名作家)。2018年2月底,她入驻中国网络作家村,“漂” 在杭州书写江南韵味。
古兰月告诉记者,这一年她参加了一系列与网络文学有关的活动:省委宣传部、团中央社会联络部、杭州市领导等赴作家村调研座谈会,滨江中国网络文学周,采访滨江企业阿里巴巴与网易等、白马湖“共建中国网络作家林”植树,赴延安参加团省委主办的“浙江省网络作家骨干培训班”,参加团中央与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青年网络作家第二期井冈山高级研修班”、杭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骨干培训”……这些都让她开阔了眼界,也对自己的写作帮助很大。
入驻作家村后,古兰月渐渐发现,杭州的变化很大,也许是 “杭漂”一族的第三只眼激发了她更多的创作灵感,她也迎来了文学创作的小高峰。网络小说《杭州女子日记》每日更新,圈粉无数;她还举办了一次《杭州女子日记》读者见面会;10月底已网络连载完结的这部35万字长篇小说,成功入选西湖IP大会、IP创投手册。
此外,她写的杭州本土非遗题材小说《龙井》已经出版,改编的电影将在明年放映;讲述金华火腿的非遗小说《守艺》也在全国新华书店上架了。
作家村大神云集作品迭出,未来更精彩
据悉,中国网络作家村聚焦于“作家、作品、平台”三大关键环节,这一年先后收到了172名网络作家的入驻申请,已有107名作家签约入驻、注册了工作室。其中,唐家三少、管平潮、月关、猫腻、蝴蝶蓝等作家是“开村”就在的村民,后来耳根、跳舞、我吃西红柿等“大神”也陆续入驻,他们有的是被唐家三少宣传过来的,有的则是被政策吸引过来的。可以说,这里现在集聚了中国一半以上网络文学的“头部作者”,“大神”们聚到一起,效应是乘以百倍的。
古兰月告诉记者,作家村首先就是美,规划特别好,周边民居为作家村服务,生态健全,形成了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另外,这是一个特别适合创作的地方,环境宜人,很安静。滨江区还与杭州互联网法院签署了关于加强中国网络作家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协作意见,对作家的服务、保护措施越来越完善。”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周”将于2019年3月底到4月初在滨江白马湖举行,同时探索举办首届网络文学博览会,以网络文学作品及衍生品的展览展示为主体。
古兰月表示,网络文学并非以前人们印象中的那么不登大雅之堂,它只是一种创作方式的不同,很多方面仍旧与传统文学一脉相承。比如,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在作家村成立了“红色故事工作室”,用生动网络语言对严肃的党史故事进行再创作,由夜摩等11名网络作家撰写的《花坞劫狱》《越王殿下论统战》等近40篇20余万字红色经典故事,已引起青年读者广泛关注。同时,产生了一批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文学精品力作,丁墨作品《你和我的倾城时光》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推荐剧目。
“金华的网络文学在浙江或全国也有着稳扎稳打的江湖地位,属于呼之欲出的那种。”古兰月说,金华是一座拥有数千年人文底蕴之城,出过不少大文豪,近年来也涌现了一批知名的网络作家,更有着以横店影视城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基础,这些因素好好联动,金华的网络文学未来一定会更上层楼。(摘自金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