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六届北京剧本推介会上,阿里文学宣布携手阿里影业A计划推出征文大赛,旨在打造专业化的内容生产能力,推动作家在文学和电影领域的多栖发展,同时挖掘更多可被孵化和转化的优质影视作品。
据悉,本次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将有机会被改编拍摄成院线电影,以高规格、高品质打造更多青年作者和青年导演的新作品,这也成为本次活动中备受瞩目的亮点。
从文学到电影
A计划迈出的是更大一步
其实,“A计划”并不是一个刚刚跃入眼帘的新鲜动作。早在2015年,阿里影业便启动了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旨在挖掘和培养A级导演人才。三年时间里,A计划“低调”却很“务实”,已经成功培育出一批内地青年导演,助推院线电影成长,这一次的“A计划”其实是在此前积累基础上水到渠成的一步。
虽然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一步,背后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一个阶段以来,呼之欲出的A计划始终在为发力积蓄能量。例如,去年金马奖上风光无限的《老兽》,早在2016年西宁FIRST影展上就收到A计划提供的一万美元剧本发展金;诗人导演韩东也获得了A计划的支持并拍摄完成了导演处女作《在码头》;同样出自A计划的还有《少女哪吒》导演李霄峰的新片《追踪》,以及入围诸多电影节奖项的《被阳光移动的山脉》《冬去冬又来》《武林孤儿》《蕃薯浇米》等影片。
自2008年开始,国内各种青年导演扶持计划接近30个,投入资金超过20亿元。相比其它扶持计划,阿里影业A计划,特色在于联动阿里大文娱的生态优势推动中国院线电影市场的新成长。选拔项目、挖掘导演、投资拍摄,再利用淘票票、大麦网、优酷等平台做整体联动,最大力度推广和宣传青年导演的作品。A计划在制作与宣发方面颇具诚意,可以说下足了功夫。
三年积淀,重磅亮相的A计划其实已经迎来不小的丰收,这得益于A计划较高的制片效率。A计划本身不投研发,更倾向选择成熟且完成度高的剧本,这样做的好处是缩短周期,剧本到手稍作修改即可开机——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电影项目挑选剧本的大趋势。
但同时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剧本荒”的窘境,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困扰华语电影至少十年,且近年来愈发严重。导演等着好故事,演员等着好角色,优质的剧本却无处寻觅。滥竽充数的次等剧本充斥市场,拉低华语片的口碑,也消磨着观众的耐心。
原创力的缺乏导致华语影视行业只能抠着西游记这类老IP不断翻拍,更有甚者直接抄袭、山寨国外影视作品。当观众看到几乎与他人一模一样的海报、剧照截图,相差无几的故事情节、走向,以及层出不穷的影片相似细节对比,相信不少人都会产生疑问:票房动不动就几亿、十几亿、几十亿的国产电影里,真正原创的比例有多少?
而面对这个行业共同难题,A计划的态度是鼓励原创,愿意投入资金与时间开发原创IP,期待获得更多好剧本的加持。
从整个电影大环境看,对好剧本、好内容的需求,已经呈现出饥渴万分的状态。截至11月25日,中国电影票房达559亿,已超去年全年票房成绩。市场持续膨胀是现状,而想要维持良性发展,不往里面注入新鲜血液,光靠几个大热IP炒冷饭显然行不通。
在此背景下,电影人都会将目光不约而同投向上游的文学领域。而作为阿里巴巴的内容源头之一,以阅读平台和IP联动为基础的阿里文学顺势冒头,合乎情理,以新鲜的洞察和锐利的目光介入文学内容的生态化培育。
也正因如此,阿里文学此次与阿里影业的牵手恰逢其时,其基于A计划推出的征文大赛,将进一步激发年轻作家(尤其是中腰部作者)的创作力,给足内容市场的追光,并进一步拓宽内容展现形式,为中国电影输出更多新时代的好故事。据悉,大赛设置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6名。金、银、铜奖作品同时有机会获得A计划特别奖,特别奖作品将被改编拍摄成院线电影,并冲击国内外各大电影节奖项,而作者除奖金外还可获得相应的版权金。
A计划征文大赛力求还原真实生活、展现时代美好的正能量故事,以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真情实感和成长经历为核心,引发读者和观众的情感共鸣。进而通过精细化创作与运营进行深层次的IP开发,最大程度将文学与电影推往一个更和谐的共生状态。
开放IP源头
网络文学发展新模式呼之欲出
事实上,此次A计划征文大赛不是阿里文学在扶持新锐作者、培育原创内容方面的大动作。文娱产业高速发展离不开持续原创能力,对于阿里文学而言,必须要能够充分释放自己在内容产能和产质方面的天然优势。一系列的努力都在试图成就这一终极目标,不久前的8月,阿里文学举办首届“星璨杯”创意征文大赛,分为男频、女频、二次元三大赛区,为获奖者提供超2000万的奖励。
而早在去年4月,阿里文学与优酷、阿里影业联合启动了网络电影HAO计划,三方共同投入10亿资源赋能网络电影内容生产者,提供集IP衍生、项目融资、内容制作、电影宣发在内的全链路支持。其中,阿里文学的职责是开放IP资源,提供创作环境、内容扶持和知识产权保护。
阿里文学以IP内容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布局,除了挖掘优秀的长篇、中短篇网络文学作品和签约作者外,也加入了二次元等题材的内容开发,确保电影IP的供给和分发。HAO计划与A计划都属于这个布局以内。
从HAO计划推行一年的成效上看,阿里文学在鼓励作家投入创作、全面打开网络电影市场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与之相对应的,该计划对网络文学尤其是中腰部作者的创作培育,甚至是整个网络文学环境的带动作用都十分显著。
一方面,10亿资源带来的巨大IP消化体量,能够迅速帮助那些有衍生潜力的文字作品向影视作品转化,提升平台内作者创作精品内容的信心与动力;另一方面,这也加强了阿里文学与平台上其他内容提供商(原创网站、出版社、动漫公司、游戏开发厂商)在共同培育IP方面的联动能力。
具体而言,在IP培育初期,阿里文学会对内容进行定向培育,找到最合适的衍生平台及合作伙伴,明确衍生一体化的思路。在IP衍生期间,阿里文学全程介入以确保IP在改编、制作、宣发上的一致性,这就很好地避免了当下衍生品不断爆出粗制滥造、冒名顶替等现象的情况。
可以看到,阿里文学已经走在IP培育和衍生的第一梯队,在电影、动漫、音乐、衍生品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以文学IP为起点撬动网络文学产业的全新升级,让作者受益同时赋能泛娱乐领域。而泛娱乐IP产品反哺原生网文作品,又能增加文学IP价值,把整个文学市场往上提一个层次。这显然对双方都有充分利好。
与行业共同成长
开拓全新增量市场
上世纪末,榕树下成立,网络文学正式面世。经过20年沉浮变迁,网络文学从PC端到移动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即便如此,网络文学至今仍然没有迎来期待中的繁华,其中原因有很多,例如依靠字数量产的商业模式过于单一化、收入集中于上层写手等。
但是,我们也得承认这类优质IP的存量并不丰富,随着近年来市场的火爆,各类影视作品的涌现都在快速消耗IP存量。顶级IP被快速瓜分了,新的顶级IP却还来不及自然成长、成熟,“空窗期”该如何度过?这或许是阅文集团的高速发展之后留给行业的最关键思索。
另一边,国内网络文学另一龙头掌阅,内容资源上虽不及阅文,但其强大的渠道不输他人,旗下的电子阅读器在国内除了亚马逊Kindle外别无敌手。但掌阅目前也遭遇新的挑战,随着数字阅读增长变缓,新的细分市场兴起,掌阅从一家独大到被QQ阅读、书旗小说瓜分了天下,其劣势也变得明显起来。
对于当前网络文学领域充满的机遇和生机而言,整个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依然层出叠见:“先行者”阅文与掌阅正在面临转型以迎来更多发展契机,而“后起之秀”阿里文学,要强势入局,首先需要建立在对行业的洞察基础上基于自身的差异化优势注入重构性的力量。也由此,“不仅仅作为单一的网文阅读平台,而构成以网文阅读和IP联动为基础的、综合性的基础设施体系”,成了阿里文学差异化定位的发展战略。
对于阿里文学来说,凭借自身优势打开网文的增量市场,不仅是它的发展优势,也是整个网络文学领域步入新阶段的重要线索。而这正是阿里文学提出要做“孵化器”的关键所在。作为后来者,阿里文学并没有阅文集团过去的沉重包袱,也正是因为此,阿里文学认为“IP开发应该称为IP培育而不是IP变现”。在其看来,“不管IP走到产业链的哪一个环节,它依然在经历不同阶段的培育,处于不断成长中”。
这也就很能解释阿里文学举办A计划征文、大投入培养青年作者与导演等做法的初衷。阿里文学不着眼于既有的IP,而是扭头去探索挖掘全新的内容与创意,同时把精力放在动漫、音乐等多重衍生品上,这无疑是帮助市场打开了新视野。而宏观上看,这一战略顺应了当下“内容为王”的大趋势,提高了中腰部网文作者收入也鼓舞了整个网文行业新生力量的发展。
正如阿里大文娱首席财务官、阿里文学总裁宇乾所言,只有持续建设文学领域的基础设施,才能服务更多作者和读者,并让作者的创作方式、思考方式获得升级,让读者获取内容的方式、方向获得升级,帮助优秀作品达到更高的IP价值。
此次阿里文学联手阿里影业举办A计划征文大赛,算是阿里大文娱在深耕内容、打磨品质,从源头上提升内容“标准”和“质量”的一次良好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