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侃网文 讯)12月10日上午,作家蒋胜男长篇小说《燕云台》研讨会在杭州中国网络作家村举行。来自国内多位著名文学评论专家参加了研讨会。《燕云台》小说作者蒋胜男对《燕云台》小说的创作初衷及要表达的思想做了发言,并与专家们进行了交流。
《燕云台》作为蒋胜男“宋辽夏”系列作品之一的“辽朝篇”,是其历史观与女性观的又一代表作。这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进程中,以文化认同消融民族差异,缔结华夏民族共同体的一段历程。作品于历史风云中呈现家国情怀,在铁血传奇里演绎民族融合,可谓想象与史实相得益彰,史观和史述可圈可点。
《燕云台》自出版以来获得诸多荣誉。该书曾入选浙江省作家协会2016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创作扶持项目,上榜2018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推介的25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名单,第三届网络文学双年奖金奖,同时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报送入选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
左:陈崎嵘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
右:何弘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
研讨会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主持,与会领导对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发表了重要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乌恩奇表示,内蒙古的美誉度通过蒋老师的《燕云台》获得了提升。
乌恩奇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
浙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刘如文提到,因为蒋老师的作品,能够邀请全国顶尖的评论家来总结、把脉,证明浙江的网络文艺氛围越来越浓厚。
刘如文 浙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
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书记臧军提出《燕云台》符合“三点要求、两个特点、一个启发”,三个要求即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符合当下正确价值观和主旋律、故事逻辑与人物性格具有合理性;两个特点即作品贯穿文化自信、女性自信;一个启发即写历史故事的网络作家也要扎根人民生活。
臧军 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接着,各位与会专家、评论员纷纷发表了自己对《燕云台》的评价。
何弘:对于中国国家观念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何弘指出,网络文学中的历史小说写作常用手段是穿越、重生,但这样很容易因为个人的因素改变历史进程,导致历史虚无主义。但蒋胜男的历史写作坚持了传统历史叙事的手段来展开叙事,尊重史实,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中国国家观念的建立、中华民族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何弘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
白烨:契合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具有启迪性的意义。
白烨提到《燕云台》留给他印象最深的两个点。一是作品中的各个人物性格鲜活。蒋胜男将《燕云台》中的小人物也当成大人物写,上下几任君王、萧家姐妹、各个臣子,每个人都写得很形象。人物在忠爱难两全的局面中,既秉持忠贞的爱情不能舍又坚守忠诚报国的大志不能忘,饱满的人物形象十分动人。二是作品具有宏大的历史观。全书没有书写文化的优越性,而是讲述各民族融合,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与交织。这样的写作使她站在更超越的角度,符合大历史观、大中华观,契合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某种意义上,作品超越了现有的历史小说写作范式,而具有启迪性的意义。
白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当代著名研究员
黄鸣奋:《燕云台》能够在文学史、网络文学历史上留下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鸣奋将网络文学划分了三重意义。一是媒体意义,网络文学是一种媒体文学,经历了前卫、通俗文化,到如今的无文不网、无网不文的时代,具有传播上的媒体性;二是审美意义,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网络文学也具有这样的特点,《燕云台》把过去我们认为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对立的差异性提升到了审美的层次,使之跨越了我们现在所处地位的局限,给我们一种更宏观的视野。三是精神意义,小说的生命不单纯是作者或者是与读者之间一两次的互动,而是它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一部能提出议题的小说,能让大家思考和发挥的小说,它应该是在历史上占有超乎单独某个作品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他祝愿《燕云台》能够在文学史、网络文学历史上留下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鸣奋 厦门大学教授
陈定家:燕云台的三个“偏向”
陈定家表示,《燕云台》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偏向于历史真实,蒋胜男具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功底,在写作中实地考察、采风,收集辽朝历史资料,这在年轻一代的作家中是很难得的。在家国情怀和人物情感上,偏向人物情感。作品关注人性,尤其是女性的心理描绘特别好,姐妹情感纠葛惊天动地,引人入胜。在价值引导和读者趣味方面,注重读者趣味,作品的受众广泛,不分年龄。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肖惊鸿:“辽阔、精致、温暖”的小说
“辽阔”体现在小说围绕大辽太后萧燕燕的一生展开,将大辽的历史风云、家国情怀、民族融合都活生生地展现了出来。“精致”体现在蒋胜男对历史小说的把握非常精准。历史小说一怕假,二怕真。假是说脱离了史实,离小说近,离真相远,不足取;真是说和史实相同,离真相近,离小说远,缺乏了小说家的艺术加工,也会索然无味。一边是艺术,一边是历史,中间的广阔地带才是小说家的天地,蒋胜男对此是清醒的。“温暖”体现在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北方民族风情和民族性格在历史人物身上得以展现,同时,她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使得蒋胜男身上具有大女人和小女生的二位一体。
肖惊鸿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研究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
陈歆耕:《芈月传》后,《燕云台》又给了我一个惊喜
有很多作家写一部成名作以后后续乏力,一部不如一部。但是蒋胜男的这部《燕云台》,给了我“惊喜”两个字,她仍然保持一种旺盛的创作力,这是很值得我们钦佩的。我最近看到有一个作者在谈文学写作的技巧,里面谈了一个观点:“文学拒绝故事”,后面用了“拒绝故事”。其实,小说并不是要抛弃故事,之前我提的网络文学2.0也不是要抛弃网络文学与生俱来的某一些特征和优势,如果把这些特征优势,可能网络文学就像传统文学期刊一样了。而它应该具有四方面的特点。一是要有一个原创的新故事, 二是故事要有内在的张力,三是人物类型、形象更加丰富、复杂,四是要存在对文化、思想及历史真相的思考。
陈歆耕《文学报》原社长/总编、上海大学客座教授
许苗苗:《燕云台》是一部非常显功力的作品
《燕云台》在不同的介质传播上具有不同的阅读体验,也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同时又能超越具体媒介形式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对于一些共同的普遍性的问题引起我们反思,所以说它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
许苗苗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马季:《燕云台》比《芈月传》更前进一步
我认为《燕云台》在《芈月传》的基础上更前进了一步,它的宏观视野更加开拓。体现在三点方面:一是直面中国大历史,通过生动、细致的故事和人物展现辽金文化的历史以及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交融的过程;二是女性心灵史,主题是爱与坚守。关于爱与坚守,作者从三个层面给出自己的答案,青春的成长与不忘初心、权势与爱情的矛盾纠葛、人物命运中牺牲和隐忍表现得很充分。三是《燕云台》站位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作为一部古代女历史家、政治家的传奇,作品没有写后宫争宠,没有纠结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而是站在中华大历史格局的高点,通过辽宋政权更替,看世事变迁到人间沧桑,故事侧重对女性世界的描述,书写了一部女性的心灵史。
马季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
夏烈:《燕云台》重塑中华史。
历史小说作家都是男性为主,女性写好重塑中华史的厚重之作的作者为数不多,因为女性很容易拿架空历史做言情背景、宫斗背景为主流。而蒋胜男从《芈月传》到《燕云台》,蒋胜男是一个严肃面对中华史的作者,虽然她是女性视角,从语言到人物都有女性的魅力,但是她是严肃对待中华史的。《燕云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中国历史一直以来的宋本位到辽本位,蒋胜男的创作里面不是本位的问题,是对读,是多民族、多文化,甚至是不同性别之间的对读。
夏烈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
孙良好: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在《燕云台》中看到了“似曾相识”,但这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有一些新的发现。蒋胜男小说中的萧太后,与我小时候的印象完全不一样。原先就以为她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老太太,但是现在的形象就变得更加具体、感性和丰满。辽朝的形象,印象中也是被边缘化,但在燕云台中也变得清晰可敬。蒋胜男的创作既给了我一种陌生中的熟悉感,又给了我熟悉中的陌生感。引人入胜的历史小说,因为有儿女情长和宫廷争斗,能看到背后的历史深邃、人性深邃和哲理思考的人很少,但是蒋胜男的小说中就蕴含着这样的哲理韵味。在这部作品中,也无意识地融入了许多,传统文学的写作手法。其实文学应该不分雅俗新旧,文学只有好与坏,没有雅俗新旧,新旧雅俗都有好作品,也有坏作品。
孙良好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郐颖波 :网络是市,文学是塔
网络文学作为媒介文学最开始是在城里流动,它是一个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主流、精英、大众摩肩接踵互相交流,最重要的是网民的点击和参与,尤其是从2015年开始我们谈IP的时候,网络文学更多成为IP的源头或者母体。但除了要城之外,文化还是塔。我们需要树立一个塔,这个塔要引领光芒,这样才能凝聚民族精神、滋养国民的审美,才能拓展我们的文化版图甚至再创艺术高峰。蒋胜男不仅在城里,而且搭建出一座塔,这座塔由三层铸就:第一层,在于女性。政治家常有,但女政治家在历史长河当中比较珍贵。这个过程中,她深入挖掘出少女、姐妹情、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平衡感,是别的作家不能替代的。第二层,在于她对英雄主义的提炼。“英雄是了解命运并且能抗争的人”,胜男作品中将女性英雄的主题提炼了出来,她笔下的女性人物都在用一生与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第三层,在于传承。她能够做到精神层面、审美层面的传承,以人化文,以文化人。
郐颖波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副院长
桫椤:《燕云台》既有灵魂又有血脉又有筋骨
《燕云台》形成了网络历史叙事的新境界,它的严谨的逻辑、大量历史史料的应用、极富写实性的细节的描写包括各种典章器物的描写,以及动人的情感呈现等等。作为文学作品,我们能体会到在小说里面自始至终贯穿一股气脉,不是把人物命运推完了就行,有强烈的气脉。虽然人物众多、故事繁复,都靠作者对历史的认知和对人物情感的体会,都把材料统和在一起。所以作品的完成度,无论是它的世界观的建构、人物性格命运的发展、故事情节的推进都非常完善。所以整个小说既有灵魂又有血脉又有筋骨,给人特别完整的感觉。
桫椤 网络文学资深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北保定文联创研室研究员
乌兰其木格:《燕云台》打通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间的厚障壁
这部作品既有史料文学于现实的雅正和宏大,也有网络文学固有的素质,打通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间的厚障壁。她在里面凸显了两性观的构建,建立起了两性平等的观念,不是男性为中心也不是女性为中心,而是男女两性共建的文明史观或者历史观。整个《燕云台》提供了个体伦理和家国伦理的调和和对峙,确实是一部值得我们读、值得我们研究的好作品。
乌兰其木格 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随后,杭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院长汪华瑛表示,《燕云台》这部作品值得进行全方位的改编,用其它的艺术表现形态进行推广。因为仅仅靠文字形式进行传播,力量很弱,只有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传播,文学作品才会传播得更广。
汪华瑛 杭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院长
陈崎嵘:《燕云台》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网络文学具有标志性的作品
最后,陈崎嵘主任对每一位专家的评论、发言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燕云台》在思想价值上,艺术地宣传了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强调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性。而这种宣传和强调,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增进民族之间的情感连接,促进各民族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他认为这是这部作品的思想价值所在。《燕云台》站在大中华、大历史的视角,艺术地描写了中华民族内各民族此消彼涨、融合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正面描写宋辽夏时代的开山之作。他说,在座的专家们都认为《燕云台》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网络文学具有标志性的作品,《燕云台》把中国网络文学历史题材创作和民族题材创作的书写推进到了新的境地,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陈崎嵘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
蒋胜男在研讨会上表示,她希望用多元化的视角去呈现三朝鼎立局面下的矛盾与融合,引发人们对于在“大变局”前做抉择的思考,打破历史只是成功者的单一叙述之惯常,呼吁人们站在大历史大视野的格局去重新看待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同时,《燕云台》一以贯之延续蒋胜男以女性为主角的叙事方式,她期盼且呼唤更多的女性,能够达成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内心深处打破“男尊女卑”的限制和禁锢,可谓是当代女性独立精神与健全意识的写照。
《燕云台》作为一部大历史背景下的网络文学作品,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逻辑,书中的剧情发展、人物命运走向有史可依,人物情感纠葛与政治斗争的云波诡谲又极富想象力,是融合历史功底、文学叙事与艺术想象的创作结晶。
《燕云台》之特殊价值亦体现于其反映出的民族团结与融合的大一统历史进程。辽朝在历史发展中极力推行汉制,促进汉化,其折射出的中华文化认同具有现实意义。与中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伟大祖国认同的要求是一致的。且作品以“澶渊之盟”的叙事结尾,意指和平发展的众望,符合现代文明的价值观。
《燕云台》既有网络文学轻快流行的因素,同时还能将历史的典故、人性的探索、和对生活的思考生动地融入情节中,也让读者更加了解草原游牧民族在推行汉制改革时,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混乱走向有序的复杂历程。我们在《燕云台》中看到契丹、汉和党项等民族在融合中不断走向文明、走向开化的洪流,它不仅反映了历史的面相和动力,也是对当下时代的精神呼应。这一特征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的论断,《燕云台》无疑是对这种进步的历史观的审美化。
研讨会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办,杭州市文联创研室、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和中国网络作家村承办,浙江文艺出版社、果麦文化、阅文集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