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28届香港书展在进行中。
“名作家讲座系列”迎来众多文学名家轮番登场,7月20日上午,著名作家韩少功以“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阅读”为题与读者展开交流。
韩少功在讲座中指出,文学的经典化需要借助文学史、辞典等权威工具,但同时,文学之外的力量也在操控。
市场、政治、宗教因素在不同时代起着不同的作用,但最重要的力量还是知识精英的偏好和选择,因为文学史由他们书写和传播。
而什么是衡量经典文学的标准?
韩少功总结了三点:创造的难度、价值的高度、共鸣的广度。
共鸣的广度不以销量定夺,要看是否具有跨越时间、空间、阶级和文明的吸引力。
“最好的作品一定是人心相通的桥梁,能让整个人类的内心为之震颤、为之感动。”
韩少功在讲座后也回答了记者关于网络文学、类型文学是否也存在经典化的疑问。
韩少功表示,网络文学里肯定也有高下之分,肯定也有一些作品有成为经典的潜质。
不能因为介质不同论高下,纸媒发表的作品都是好的吗?泡沫和垃圾也很多。所有载体当中,真正好的作品大概只占10%左右,重要的是下功夫、把活儿做好。我对网络文学抱以很大的期待。
相关资料:
韩少功,著名作家,195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湖南澧县。曾获境内外奖项:1980年、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2年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2007年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杰出作家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美国第二届纽曼华语文学奖等。作品分别以十多种外国文字共三十多种在境外出版。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著)、《惶然录》(佩索阿著)等数种出版。曾任第一届、二届海南省政协常委(兼),第三届省人大代表,第三届海南省文联主席、省文联作协党组成员、书记。2011年卸任以上职务。现兼职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全委会委员,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