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段存东
何庆丰
孙源苑
曹伟
六千,七千,八千,九千,一万……手指在键盘上连续飞舞四五个小时后,一天的工作总算完成。这样的日子是长期的,键盘上敲打的字数会变为百万或者千万。字数多的同时要读者喜欢,才能根据点击量兑换成收益。这便是网络作家的工作。在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今天,贵州网络作家是怎样一个群体,他们如何工作,市场反响又是怎样?记者通过大量采访,逐渐走近网络作家这一群体。
至少有数百贵州人在从事网络文学创作
辛辛苦苦码十来万字,数量看似可观,但对不起,这只是网络写作的菜鸟阶段。得继续努力,然后争取和某个网站签约,之后作品上架,才有赚钱的可能。这时的级别分为“小妖”、“中妖”、“大妖”,“大妖”月收入也就2000元不到,因此还得努力。从“小仙”到“中仙”,“中仙”到“大仙”,最后才可能有五六千的月收入。再往上,就是“小神”、“中神”、“大神”,最高的月收入据说在三万元左右。如果成了超级“大神”,那即是该行业名副其实的大腕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笔名叫“荨秣泱泱”的大神级作者、贵州黔东南人孙源苑基本赞同。她告诉记者,网络作家确实是根据收入累计来划分等级,但每个平台的划分不同,如自己所在的阅文集团,核心作者就分为“白金”和“大神”两个级别。未达到这个级别的作者也有等级之分,等级不同,合约也不同。孙源苑表示,阅文集团旗下所有网站的作者有近千万,“白金”和“大神”级别作者却不足一千。就她自己来说,每月收益主要来自用户订阅收入和版权收入,大概几万元。
2007年,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孙源苑做了几年的互联网产品开发工作。由于厌倦了朝九晚五的日子,手头有了一点存款,加上对文字的自信,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入网络文学创作的行当,从2013年一步步攀爬至今,终于成为收入可观的“大神”级作者。“相较于许多资深老作者来说,我还算是个半嫩的小萌新。”采访中,孙源苑如此评价自己在该领域的资历。
她告诉记者,自己主要的创作类型是女频玄幻,也就是大众认知的幻情小说。目前,已完成的《醉红颜:傲世临川》第一卷已经出版,第二卷、第三卷的出版也已进行到洽谈的最后环节。另外,作品《逆天魔妃》也被翻译成泰文,在东南亚地区进行电子推广,该作品的有声、漫改、游戏、影视等衍生方向,也都在进一步洽谈中。
怎样才能进入这一行呢?孙源苑的看法是,多数网文作者曾经都是读者,也并未经过多少训练。“因为,网络文学的受众和传统文学不一样,并不要求作者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故事说清楚就行。”
然而,长期在家写作也会令孙源苑颇感倦怠,今年4月份,她在贵阳花果园租了一套房,作为自己专职创作的工作室。摆上小茶几,在墙上简单贴几张画,买个简易书架,再种点花草,创作的地方简单清爽,有着淡淡的文艺气息。她说,自己搬进来不久,另外两位打算专职创作的小伙伴也先后加入。
那么,贵州网络写作者究竟有多少?目前尚无确切数字。孙源苑说,自己于2013年开始在潇湘书院写作时,女作者中似乎只有自己一个贵州人。但是到了2017年,就发现了不少贵州老乡。“私底下,我们有一个贵州作者群,里面包含了许多平台下的贵州籍网络作者,人数大概在六七百人左右。当然,这只是知道的部分,我相信还有很多贵州籍作者。”
最高年收入可能千万级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贵州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大神级作者其实不少,其中笔名叫“滚开”的遵义人何庆丰就是其中之一。几年前,参加公务员考试后的他发现自己发在网上的文字居然能养家糊口,于是考试成绩还没下来,就和起点中文网签约专职创作,并从此定居上海。从2011年到现在,他一共写了5本书,年收入近百万。“市场转化是我的弱项。因为太懒,版权这方面不是很了解,之前的漫画版权和有声书,还有海外翻译版、台湾繁体出版,都是全靠责编和主编帮忙推广。”何庆丰说。
如何庆丰一样的贵州籍网文作者大概有多少人呢?同样身为“大神”、对这一行业颇为了解的贵州网络作家段存东向记者透露,“可能10个吧”。他说,贵州籍的网络作家,“大神”级别的除了“玄幻大神”滚开,还有“历史大神”高月、“都市大神”黯然销魂、“悬疑类大神”墨绿青苔等。前几年因电视剧 《花千骨》 而为人熟知贵州铜仁籍作者果果,则是贵州网络作家中的特例,年收入据说为千万级。情况真如此吗? 记者检索到2016作家富豪榜,果果排在作家榜第33位,以《花千骨》获得400万元的年度版税。加之作为《花千骨》编辑这一身份,果果收入应该确实不低。
“网络文学火起来,并非是一个行业的成绩,主要还是影视化带来的繁荣。毕竟,写作真不是一个所谓挣大钱的行业,主要还是作品的衍生。”段存东表示,贵州其实有不少在网文圈的“大神”作家,只是外流严重,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
较之全国,贵州网文创作似乎还稍逊一筹。从事这一行十余年的六盘水市盘州市人吴凤云表示,贵州籍的网络文学创造者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在国内都还处于落后状况。比较直观的是,网文作者收入排行榜中,全国排名前两百的网文创作者,贵州人屈指可数。“这一点与贵州网文写手缺乏交流的渠道与平台有关,希望贵州省的网络作协成立之后,这一情况能够得到改变。”他说。
创作从来不是一个容易的行当
对多数网络写作者而言,显然没有“大神”们这么幸运。段存东说,真正能依靠写作养家糊口的,全国不会超过一万人。而如果没有收益,那创作就随时可能被中断。记者了解到,毕节市织金县人一个笔名叫“渌水亭”的创作者,就在写了14万字后选择放弃。而笔名叫“吴老狼”的吴凤云,则是其中的幸运者之一。他对记者说,自己最开始纯粹就是出于爱好,没想到真的拿到了稿费,也在网络文学创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后,就干脆做了全职作者。“原本还打算随便写几年后改行,可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还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一行业,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吴凤云说。
采访中,网络作者们一致强调,这是一个需要毅力的职业。“要想一直每天坚持更新,需要很强的自制力。”何庆丰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最少得更新6000字,一本书往往要连载一年半,期间都没有假期,确实很累。而且,每天连续工作的四个小时必须高度集中精神,不能中断,否则灵感思路会被打断。长时间坐着,腰椎越来越脆弱,动不动就疼。选择租房创作的孙源苑也表示,每天高强度更新,缺乏锻炼,这导致网络作家的身体一直都不好。自己之所以找一个专门创作的地方,就是把家和工作分开,一方面自己能更专注,另外每天走着去工作室,也算是锻炼身体。
写作者辛苦,做网络文学编辑的也不例外。在北京火星小说网承担内容编辑的盘州人“长空”告诉记者,自己每天审稿得看几十万字,少说也有十来万,不仅眼睛受不了,身体也不大好。正因为体会到工作的不易,他很少要求不达标的作者退稿,而是指导对方进行修改。“我们和作者身体其实都不会太好,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劳逸结合。”“长空”说。
除了辛苦,读者的认同是网络写作者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尽管已经成为“大神”级作者,但何庆丰仍然记得,第一次等待订阅成绩出炉时,那种忐忑的心情。而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也和他的努力密不可分。“以前我对于画面感的描写很烂,后来就每天找各种照片图画,进行回溯描写。放一段时间,再回头看自己的文字。如果还能完美联想出图画照片,那就合格了,如果不行,就找原因、纠错,这样坚持半年,文字就变得有画面感了。”他说。
何庆丰告诉记者,自己属于实验型作家,写书就像是经历不同人生。“每个人人生阅历都不同,三观也不同,因此得尝试适合自己的题材,发挥自己的长处。”他介绍,自己写过奇幻、都市、西幻、仙侠、玄幻等类型,基本上大部分题材都尝试过了,最后发现最合适的还是玄幻仙侠。目前在写的 《极道天魔》,就是尝试不同题材的结晶。
“之前忽然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的故事居然对很多粉丝读者有不小的影响力时,我就开始注意价值观的灌输了。”何庆丰说,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在看过自己的书后,更积极向上,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动力,就像书中主人公一样,不怕挫折,排除万难,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5年,来自贵阳市乌当区的曹伟出版网络小说 《三国猛将赵云传》,之后又于2017年出版《三国猛将赵云传2》。两套书籍均取得不错的销量,并多次参加包括北京国际图书展等数十次各类活动,并被清华、复旦、中山等大学图书馆收藏。目前,第一部已经第四次印刷,第二部也在准备第二次印刷。“其实,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通过小说形式弘扬中国传统美德,以另外一种形式来引导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能够分辨是非观和善恶观,懂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培养他们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精神。”采访中,曹伟如此谈论自己的创作追求。
递交提案,呼吁给网络作者一个“家”
在贵州籍网络作家中,笔名为“晴了”的黔南州人段存东备受尊敬。这些年来,他的作品 《调教初唐》 曾经获得2007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十佳作品大奖,还有多部的作品在台湾地区出版过,其中 《千夫斩》 在台湾出版23集共计十余万册。他在这一行深受爱戴,不仅因为有近20年的网文创作资历,以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政协委员等身份,更是他对这一行业的关注和见解。
采访中,段存东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个新兴行业。他说,截至2017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到3.68亿,占网民总体的45.6%。数百家文学网站日更新总字数达2亿汉字,文学网页日均浏览量超过15亿次。基于互联网跨界优势,一大批中国网络小说走出国门,受到国外读者追捧,在美国、加拿大、菲律宾、英国、俄罗斯、印尼、越南等国家中中国网络小说的拥趸众多,仅英文翻译网站Wuxiaworld就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跟读,日均访问人数都在50万以上。
“中国网络文学已经体现出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与美国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和韩国偶像剧并驾齐驱的‘四大文化奇观’之一。”段存东说。
采访中,他向记者细数国家乃至各省市有关网络文学的大事件及相关措施,如2012年,网络文学以数字出版的形式首次进入国家订单集中出口;2017年4月,全国首家网络文学研究院在杭州成立;2017年11月,上海大学携手阅文集团开设中国首个“网络文学硕士”专业方向;2017年12月,首个“中国网络作家村”正式落户杭州市高新区(滨江)白马湖畔;至2018年9月,全国各地所成立的省级和市级网络作家协会已达20多个……
“各省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亦预示着原创网络文学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而贵州有相当的网络文学基础,也有不少的网络文学圈子的‘大神’级别的名家;另外,目前就我所掌握的情况,各大网络注册,并一直持续性进行文学写作的贵州籍网络作家约有近千名。另外,据说贵州省目前正在筹备网络作家协会一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贵州省网络文学工作者也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段存东说。
基于当前网络文学的发展状态,段存东以贵州省政协委员的身份,于去年政协会议期间递交了 《关于推进贵州省网络文化发展的提案》,呼吁贵州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能够参考全国各省市网络作家协会的模式,为贵州省网络文学力量构建一个统一的协会性质的组织机构。(本报记者赵毫 图由受访者提供)
对话
因为热爱阅读,所以尝试写作
文化周刊:您是怎么喜欢上文学创作的?有什么特别的机缘吗?
段存东:从小就很喜欢阅读,最开始接触的是武侠类和琼瑶类小说,但当有了网络,读了越来越多有着奇思妙想的文学作品后,就在考虑,既然别人可以把自己所构想的世界和故事写出来,我为什么不行? 于是,2000年前后开始尝试,从2007年专职做这一行,在网络文学这个圈子里面,也算是老前辈了。
孙源苑:我从初中就大量阅读各种类型的小说和一些名著。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文学,只有学校旁的租书小屋。到了大学时期,互联网开始普及,出现电子小说后,才开始接触到网络文学。虽然媒介变了,但我还是喜欢看小说,看多了,胃口也越来越刁。恰巧在工作后的几年,事业出现转折点时,我对朝九晚五的上班有了一种倦怠感,再加上当时觉得好像找不到喜欢的小说了,就对自己说:“不然,就自己试着写写看?”就这样,一脚踏入了网络文学的创作之路。就像是恋爱一样,最合适的时间,遇到了最适合的人,那就是一辈子了。从下定决心的时候,我就是全职,也算得上是破釜沉舟了。
吴凤云:从小就喜欢阅读,曾经不止一次的做过文学梦。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朋友手中借到了一本实体版的网络小说,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几乎读遍了一切能够找到的网络小说。后来又幸运地得到了一台亲戚淘汰的旧电脑,学会了在网吧下载网络小说到电脑上阅读。之后觉得不过瘾,就干脆自己写起了网络小说,没想到真的进入了这个行业。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互补
文化周刊:在您看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写作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段存东:文学说到底,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而所谓的传统文学这个词,一般都是严肃文学。严肃文学更多是思想性、教育性,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会对阅读者产生各方面的影响和帮助。而通俗文学的定位是在大众紧张的生活学习之余,给大家带来一些精神享受和放松的东西,两者的创作目标不同。通俗文学永远无法取代严肃文学的思想性和教育作用,而严肃文学也不可能覆盖通俗文学的娱乐性与普适性,在我看来,两者是互补的。
孙源苑:最大的区别,就是传播媒介的不同。媒介的不同,导致了在发布的过程中,网络文学不用向传统文学那样,受到诸多约束。作者的想象力,能更加天马行空,语言也能更加通俗易懂。
曹伟: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同点都是文字工作,两者间的不同是面向群体不同。传统文学作者更加精英化、艺术化,对每一段文字都要斟酌很多次才能定稿;网络文学是大众化、娱乐化,关键在于更新快。
希望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文化周刊:打算长期从事这一行当吗?对未来有怎样的期许?
段存东:是的。写作是我儿时的梦想,我能够从事这一行业,完成儿时的梦想,这是一种极大的幸运,所以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至于未来,当然是希望作品能够写得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读到我的作品,也希望我的作品影视化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何庆丰:我喜欢写故事,确实打算一直从事这行业。未来的话,希望能写出更能拥有正能量的故事。
孙源苑:我的读者们也经常问我,会写多久,会不会突然有一天就不写了。我的回答是:这是我热爱的事业,只要还能写,就会写一辈子。至于未来,当然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认识到我的作品,也希望能不断的进步,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期待我的作品在其他衍生方面都有好的成绩。
吴凤云:当然会长期从事这一行,早在少年时我就抱有作者梦,希望能够成为一个职业作者,现在好不容易美梦成真,我又怎么可能舍得轻易放弃? 而且,我刚和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作者长约,不完成可是要被索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