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塔读的发展历程、主要业务架构和旗下的产品?
塔读成立于 2008 年,一直专注于网络文学领域,主要业务包括内容销售、渠道推广、网络阅读平台搭建等等。目前的发展势头非常好,塔读阅读平台是业内拥有内容最多的平台之一。
从整个行业来说,塔读是进入最早的几家之一。早期建立了 PC 网站和 WAP 网站,早期大家都在电脑上看书,可以称之为第一代网络阅读,后来开始用手机看书,那时还没有 APP,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都比较原始,界面比较粗糙,可以称之为1.5代移动阅读,塔读当时的服务主要针对1.5代移动阅读。2014年10月,推出了移动阅读 APP,即客端,使用非常便捷顺畅,阅读体验大幅提升,2014年后主要力量也开始移向这边。
业务主要是两大部分,一是整个平台的建设维护和运营,二是内容的生产和销售。内容生产和销售是指经过判断和筛选后,签下有价值的作者和内容,然后再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进行销售和变现,比如付费阅读、IP 改编等。
品牌方面有两个子品牌,一个是塔读文学,包括 APP、PC 端、WAP 端,是一个综合类的网文出版和阅读平台,致力于给读者提供一站式的阅读体验,让所有我们能找到的书都能在塔读文学平台上看到。
除了自己的原创力量,我们也从各个渠道引进内容,如阅文、掌阅等,还有出版社以及当红当热的实体书。另一个子品牌是轻萌小说,是一个专注于二次元的特色阅读平台,主打年轻人群,主要是 95 后和 00 后等被漫画动画类新互联网文化浸染的一批人。
Q2:1998 年痞子蔡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被认为是网络文学的发端,到现在快 20 年了,从网络文学整体的发展历程上来看,您认为网络文学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当前处于哪个阶段?
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只能说是网络文学进入更广大人群的一个开端,因为它的影响力比较大,但实际上对于很多人来说奇幻小说进入中国才是我们习惯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的开端。这里指的是像阅文集团、掌阅和我们做的这种更通俗化、更娱乐化的一些小说。
寻找现在网络文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写《大唐双龙传》的黄易。从创作的角度,他是一个节点,是武侠小说和网络小说承上启下的一个人物。那个时代他给大家打开了一扇门,之后才有了现在的蓬勃发展。接下来是1998到1999年之间,奇幻小说进入中国,翻译后的《龙枪传奇》和《龙骑士传说》出现在网上,让大家明白小说还可以这么写,国内第一本是台湾人罗森写的《风姿物语》。
但当时那个时代比较原始,大家依旧迷茫,所谓网络文学只是把严肃文学或出版文学换了一个载体而已,幻想类的网络文学多是一些拙劣的模仿,但那个时期,读者和作者之间都有一种呼声,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意识,即:中国的这一类东西怎么走出自己的路来?因为那个时候日本的动画片和漫画是有体系的,西方的奇幻小说和幻想文学,包括漫威,也是有体系的,那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在哪里?
此时,震撼的《诛仙》出现了。萧鼎的《诛仙》一下就告诉了大家我们东方式的幻想该怎么去写。我们的修仙文是把还珠楼主和西方的、日本的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加上武侠小说的元素而形成的一种类型,看似是一种杂糅,实际上是用我们中国人的方式写出了中国人的幻想文学。
和《诛仙》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即明扬中文网成立,它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网络小说收费模式,这样一个收费的机制出现以后,广大的读者们就意识到自己可以花钱来支持作者,作者收到稿费之后就会继续写下去。
之后,起点中文网完善了收费阅读这种模式,完善了这种模式之后,网络文学才开始真正成为一个体系。接下来这个体系的发展就是一种自然的演变,不断的有各种题材在起点中文网和其他各个平台上出现,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地细分和演化当中。
如果用图形来描述网络文学发展的话,我认为它是一根分段上升的曲线,有些段是平缓的发展,有些段是爬坡式的上升。现在的网络文学处在一个阶段式的高原上,正在等待下一步的爆发。
Q3:从网络文学整体来看,您觉得它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是怎样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到,每一个朝代有每一个朝代的题材,之后这个题材到一定程度上就会穷尽,只有英雄豪杰才能开辟新的题材、新的格局。比如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的章回小说,每一个时代都有复辟前一个时代的人。文学也是一样,在不断进化,推陈出新。我认为网络文学是实体文学的一个进化。
前年我在《人民文学》、《十月》、《当代》这些严肃文学上看到了一篇文章 , 它的表现形式和网络文学很类似,原来的严肃文学一般节奏相对舒缓,而网络文学矛盾和冲突制造得会比较快,当下的生活节奏下,文艺作品也要尽快抓住读者的心,节奏自然会快一些,这种写法就是网络文学带来的。
传统的小说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形成了很多规矩,写起来有很多桎梏,而网络文学是新出现的,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网络文学就是为了商业,为了娱乐,或者倾诉自己,所以写起来更自由。
当然,网络文学的作品成千上万,出现泥沙在所难免,但是更应该看到里面也有精品。网络文学现在处在一个阶段性的高原上,将来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或许会出现经典,出现流传千古的作品,也许经典已经问世了,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意识到。现在改变文学格局的英雄豪杰,就是我们的网民,我们国家的几亿网民。
Q4:您如何看待泛娱乐与网络文学的关系?
它们互相影响,为什么以前一部小说很难改编成影视或其他形式的作品?说到底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为什么以前没有那么多人来写书?因为承载传统写作的发表平台是有限的。
但是互联网出现以后,信息更通达,网络文学的好故事有机会展现给对这些故事有需求的各方,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对于资本方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看到一个好故事自然就会想它有什么其他的价值。
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获取信息非常容易,各方看到这些好故事的渠道更通畅了,这实际上是一种生产力的进步。它并不特殊,看看美国和日本的漫画是怎么和电影、游戏等产业对接的,再看看中国的网络文学,就会发现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这是文化市场发展到了那个阶段就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当然,美国和日本会有一些更先进的商业模式,比如说作家或公司主动去发掘热销的漫画,然后把它改编成小说或电影。但是在让文学、影视、动漫等领域进行更有机的联动方面,中国实际上是实现了弯道超车。因为中国的互联网用户量足够大,会尝试出很多独创的东西。
中国现在网络影视的制作模式是很先进的,我们的网络文学收费阅读模式也是很先进的。日本在14年才开始推出收费的漫画阅读,但是在中国,收费阅读已经逐渐习以为常,2004年明扬中文网推行这种模式比日本早10年。
Q5:外界对网络文学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比如过度商业化、题材同质化、缺乏精品等等,您如何看待这些相对负面的声音呢?
这个问题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文人传统的国家。但是仔细想一想,从有诗词歌赋开始,到当代小说、现代小说,再到现在,在网络出现之前到底有多少人从事创作呢?非常少,这是金字塔尖的一个人群。新中国成立之前,连阅读的人都非常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识字率大幅提高,阅读的人群大量增加,但是写作的人依然很少。
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写作门槛变低,人人都能去写,微博不也是一种创作吗?这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时代,网络文学作品的数量比当代文学、现代文学大了无数倍。
在那个时代又有多少泥沙俱下的东西,如果去比较当代文学和网络文学的比例,就会发现现在的一些现象也是正常的,数量级太大,其中的泥沙相对也多了,实际上精品的绝对数量也比以前要大很多,只是大家还没有注意到。
网络文学为什么会蓬勃发展,因为它把写作的门槛降下来,不用出版社的编辑审稿,不用一个严格的程序,也不用顾及别人的喜好,想起来就写,然后让读者来决定、让市场来判断是否受欢迎。当很多人都去写,各种题材就都冒出来了,这样一来,好的坏的都会特别多。
在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方面,其实网络文学的进化是非常快的。在作品数量极大的情况下,在作者读者之间极高频率的碰撞下,网络文学出现精品的速度和质量提高速度是极快的。唐诗写了300年,宋词写了300年,然后章回小说、现代文学,这是一个加速度的过程。我们可以去判断,网络小说在接下来肯定会迎来一个高峰。这个高峰是什么题材,我们现在可能不好说。外界这些批评的声音,会督促网络文学更好地迈过当前的阶段式高原,推动网络文学走向未来的这个高峰。
Q6:未来“网络文学的发展需要构建新的生态体系”,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我认为网络文学将来的方向,一定是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服务于用户。只有把这一点做好了,才能做出更好的生态系统。如果做不好这一点的话,不管技术如何先进,都会被时代抛弃。跑起来,要抓住它的根本,读者是咱们的精神。
Q7:塔读文学未来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未来,塔读文学有三个重点发展方向:一是塔读文学的精品化和多样化。塔读文学目前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商业化上做的都比较不错,读者和市场的反响较好。但是我们还需要让更广大市场和读者认可,未来我们要生产更丰富多彩的内容以飨读者。
二是要加强塔读在当前生态中的地位。未来塔读要有更多的作品去参与影视改编,同时也要把更多的热门影视改编的作到塔读平台上展示给大家。三是做大年轻用户市场。比如刚才提到的轻萌小说这个产品,我准备用这种更贴近 95 后 00 后的、带有更多动画漫画元素的产品来抢占下一代市场。
Q8:目前国家及社会各界都特别注重版权保护,有一种说法“网络文学的发展史就是盗版的进化史”。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在网络文学生态体系构建过程中,版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自从我入行,就一直听领导、同事、作者、读者们抱怨盗版,这么多年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和盗版斗争的血泪史。有一个看正版的用户,就有一百个甚至一千个看盗版的用户,盗版形势依然严峻。
但现在形势向好,一方面北京和全国的法院都开始对知识产权案件更加重视,立案到判决的一系列手续都更加有利于我们这种有正规版权的一方,打击侵权的力度也很大。
另一方面就是新一代的读者已经养成了正版付费的习惯,比如95后、00后。我们这一代最开始接触网络的时候习惯了免费获取任何资源,但是95后已经养成了付费的习惯。
他们看视频要花钱,看小说也要花钱,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也愿意消费,认为花钱是为了支持花钱会有一种参与感。这可能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一定关系,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
但是现在盗版情况依旧很严重,我们公司任何一部当红的作品,在网上随便一搜便能找到盗版内容,反而正版会缩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依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盗版也很难消亡。我们希望控制平台入口的各方要自律,盗版网站被人找到也需要通过入口,同时希望法律上对此有所约束。
Q9: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网络文学领域的创新,比如利用大数据对创作题材进行筛选、人工智能进行创作等?您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网络文学的根本还是人,一切技术都是一个辅助手段。辅助手段不断进化,会让人更有效率,做出更好的东西。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有思想、有幻想。如果说未来机器人也能够幻想了,这就是一个哲学命题了。人工智能会取代一些理性的劳动,但感性的思考是人的本质这一点是只能我们自己来把握的。
Q10:站在社会大环境下,您认为构建网络文学新生态还需要社会、政府、大众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
从社会角度来说,希望更宽容一点、更耐心一点。网络文学从开始发展到有规模的企业出现,也不过几年时间,此时下论断尚为时过早,并非像有些媒体论调,认为网络文学纯属娱乐大众或是精神鸦片,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可以等待一下,看着它发展,随时去纠偏。从政府期望来说,现在盗版还是比较泛滥,期望国家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氛围,真正从源头杜绝知识产权盗窃。
Q11:最后,请您展望下网络文学的未来?
未来会有更好的故事、更先进的载体。大概描述一下,现在是写文字,将来可能是我来讲故事,你在我的故事里来体会,或者作为主角、配角来经历我描述的精彩,有更先进的技术展示我的故事。
另外一个就是网络文学也要做到文以载道,现在它的积极意义是让人在繁重的工作之后得到一种放松,是舒缓社会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将来网络文学会是一种引导、向导,大家自然而然从中看到一些,学到一些,由现在的商业化,半娱乐化更体现文字的本质,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