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网文助手 > 写作素材 > 字词句段>正文

【古代文学素材专题】“知行实践”的写作

时间:2017-10-27 09:59:06    来源:爆侃网文综合整理    编辑:爆侃网文 字号:TT

  ●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宋·朱熹《答吕子约》致知:获得知识。力行:努力实践。学问包括知和行两个方面。

  ●学之术有二,曰致知,曰履事,兼之者上也。

  明·王廷相《慎言·小宗》学术:学习的方法、途径。履:实行。履事:做事。把知和行结合起来,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不得学;既学之,患不能行。

  《孔子家语》患:忧虑,怕。君子有三种忧虑:未听到的道理的怕听不到;已听到了怕学不到;已学到了怕做不到。

  ●讲求之中, 力其讲求之事,则亦有行矣;应接之际,不废审虑之功,则亦有知矣。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讲求::研究。力:坚持。应接:做,实行。审虑:思考。在认识、研究问题时,能坚持正确意见,就是一种实行,在实行中,认真思考,就是一种认识过程。

  ●知行始终不相离,存心亦有知行,致知亦有知行。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知和行是不能分离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之:指事物的道理,规律。对事物的道理,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追问,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析,切实地实行。

  ●行之笃,则凡所学问思辨而得之者,又皆必践于实而不为空言矣。

  宋·朱熹《中庸·章句注》学、问、思、辨:认识活动。笃:忠实,认真。践于实:付诸行动,认真去实践,所学到的知识才不致成为空洞的理论。

  ●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未尝:不能。必:必然。离开行必然不能获得真知。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礼记·中庸》力行:努力实行。仁:品德高尚。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有知识了,努力实行就接近于有高尚的品德了。

  ●圣人不求无害之言,而务无易之事。

  《韩非子·八说》务:从事于,致力于。易:改变。无易之事:不可改变的事。圣人不去追求那些挑不出毛病的空话,而致力于那些非做不可的事情。

  ●托之于空言,不如著之于行事之有征也。

  晋·葛洪《抱朴子·祛志》征:成。有征:有成效。只讲空话,不如去做出有成效的事情。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

  《孔子家语》知道了而不做,比不知道的更糟。

  ●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有了知识而不能实行,这种知识是肤浅的。

  ●知行为二,虽知犹无知。

  明·唐甄《潜书·知行》理论和实践分离,虽然有了知识,也和没有一样。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明·王守仁《语录·传习录》有了知识而不实行,等于没有知识。

  ●知虽良而能不逮,犹之乎弗知。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逮:及。虽有良好智慧但身体力行的能力却不足,这等于不知。

  ●知之至,则实践之而已。

  清·王夫之《正蒙注》卷五 有了认识,就要拿去指导实践。

  ●以知为首,尊知而贱能,则能废。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能:实践,实践能力。废:废弃。过分强调知而轻视实践,人就会失去实践能力。

  ●知无迹,能者知之迹也。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知是虚的,通过实践,知识才落到实处。

  ●废其能,则知非其知,而知亦废。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废弃实践,也就无从获得知识。

  ●弗虑胡获,弗为胡成?

  《尚书·太甲下》弗:不。虑:思考。胡:疑问词,为什么。不思考怎么能获得知识,不行动怎么能得到成功?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士:读书人。有学:有知识。本:根本。读书人虽有知识,但最根本的是去实行。

  ●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知是根本,知得深刻行就必能顺利完成。

  ●须是知得了,方能乐得。故人力行先须要知。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人一定要先知才能心安理得。人要实践也一定要先有所知才能不致陷于盲目进行。

  ●学者固当勉强,然不致知,怎生行得?勉强行者,安能持久?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作为学者无疑是要努力实践,但无认识怎样实践?强行实践,怎能持久?

  ●学者须是真知,才知得是,便泰然行将去也。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学者只有获得真知,才能知得正确无误,也只有正确无误,实践才可放心进行。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明·王守仁《传习录》中 笃实:深厚扎实。认识得真切厚实本身就是行动,行动得明白自觉其中就有认识。

  ●善言道者,由用以得体;不善言道者,妄立一体,而消用以从之。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善谈事理的人,他是从实践中去探寻原理,不善谈事理的人,他是任意确立一个原理,而取消实践。

  ●今手不弹,心不会,但以讲读琴谱为学琴,是渡河而望江也。

  清·颜元《存学编》现在不着实地亲手去弹,而心不领会,只是把讲读琴谱当作学琴,这等于看着大江就算是渡河。

  ●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晋·傅玄《马钧传》难以讲清楚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来加以验证,就容易明白了。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看见,看见不如了解,了解不如去实行。行是知的归宿。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之。

  汉·刘向《说苑·政理》听的不如亲见,亲见不如自去实行。

  ●圣人之道者,必先致之;及超然有所见,方力行以终之。

  宋·胡宏《胡子知言·大学》超然有所见:超过前人有所创见。继承前人的精神财富,首先要了解它,然后有所创新,最后要在行动中检验和发展它。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

  宋·朱熹《答曹元可》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行,光知而不行,等于不知。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宋·朱熹《朱子语类》亲历其域:亲自去实行。仅知而不行,这种知是肤浅的。亲自去实行,就会加深已经达到的认识。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宋·朱熹《朱子语类》知道得越清楚,行动就越坚决;行动越坚决,知道得就越清楚。

  ●学者用功,知行并进。故知无穷,行亦无穷;行无穷,知亦无穷。

  清·陈确《答格致诚正问》知:认识。行:实践。知无止境,行亦无止境,知行结合,互相促进,就把认识运动推向无穷。

  ●不知必不可为行,而不行必不可为知。

  清·陈确《答张孝夫书》为:做,从事。实践和认识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知行相资以为用。

  清·王夫之《礼记章句》相资:互相凭借。知和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近代·孙中山《孙文学说》因:凭借,根据。通过行来求得知识,用知识来指导行动。

  ●心有事则心存,身有事则身修,至于家之齐,国之治,天下之平,皆有事也。

  清·颜元《言行录》事:实际情况。思想上不脱离实际就不会空虚,身体与实际相接触,就会得到很好的教养,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不能脱离实际而成功。

  ●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

  清·颜元《言行录》书本和心头所见所想,可以无所不到,但这最容易自欺欺人。

  ●心中思想,口内谈论,尽有百千义理,不如身上行一理之为实也。

  清·颜元《言行录》心想口谈,尽管可说出千百种道理,但比不上亲身去做一件实事为有用。

  ●形既不践,性何由全?

  清·李塨《恕谷年谱》人不能以他的身体实践躬行,而要求有一个完善的心性,怎么可能?

  ●为主静空谈之日久,必至厌事,厌事必至废事。

  清·颜元《年谱》(释氏宋儒)长期地空谈虚静,必然使人厌倦世务,厌倦世务,必然使人废弃世务。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类》躬:身体,引申为自身,亲自。不去亲身实践,所学到的东西,就如水上行车,陆上行船一样,毫无用处。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比喻对某事物的实践经验多了,就能更透彻地了解该事物。

  ●从农论田,田夫胜;从商论贾,贾人贤。

  汉·王充《论衡·程材》贾(jià):同“价”,贾(gǔ)人:商人。外行人与农夫谈论种田,与商人谈论价钱,不如农夫和商人高明。

  ●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

  宋·苏辙《超然台赋序》比喻做什么事就有做这件事的经验。

  ●入于泽而问牧师,入于水而问渔师。

  《吕氏春秋》泽:湖泽,多水草之地。牧师:放饲牲畜的人。渔师:打渔人。比喻要向有实践经验的人学习。

  ●要知山上事,请问过来人。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 要知道某件事,就要请教了解情况的人。

  ●帆海者不知山,驾陆者不知水。

  明·何贤明《赠林静之南归序》帆海:航海。驾陆:陆行。比喻对某事物没有实践经验,就不能认识该事物。

  ●山居难以论舟行之险。

  清·魏源《默觚下》山里人没有航行的经验,很难同他谈论航行的危险。

  ●不知戒,后必有。

  《荀子·成相》不从失败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往后必定还要出事故的。

  ●去事之戒,来事之师也。

  汉·陆贾《新语·至德》师:教训,鉴戒。历史的经验,可作未来的借鉴。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住历史的经验教训,可作为今后做事的借鉴。

  ●前车之覆,后车诫。

  《汉书·贾谊传》覆:翻车。诫:警戒。后人要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后汉书·窦武列传》不注意过去失败的教训,就会重犯过去的错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传》鉴:镜子,借鉴。以历史和他人的经验为借鉴,可以了解国家的兴衰、个人事业成败的原因及规律。

  ●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

  晋·欧阳坚石《临终诗》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取得经验。

  ●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剔利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木节交错,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解决。剔:挑出。要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就要让他去解决繁难复杂的问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列传》比喻实践出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从书本学到的东西终究体会不深,要透彻地了解某件事,就要亲自去实践。

  ●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实践之,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顺,故乐莫大焉。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至当》素知:已掌握了的知识。通过实践证明自己原已掌握的知识是行得通的,就会感到莫大的愉快。

  ●急行不怕前程远,智虑都从阅历开。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阅历:亲身经验。有了实践经验,思考问题就会豁然开通。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 做事有了实践经验,才能增长智慧。

  ●经一蹶者长一智。

  明·王守仁《与薛尚谦》蹶:摔倒,失败或挫折。善于汲取失败和挫折的教训亦能增长人的智慧。

  ●见闻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所喻,不如身之所亲行焉。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传》喻:了解,通晓。从见闻得到的知识,不如心中已了解的,心中了解的,不如经过实践体验的。

  ●“体验”二字,学者最亲切。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读书人通过实践去思考问题,感受最为亲切。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

  清·魏源《默孤·学篇》五岳:中国五大名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的总称。用翻阅地图的方法来认识五岳,不如象樵夫那样亲自到那里去走一走。

  ●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清·魏源《默觚·学篇》疏:详细注解。八珍:八种珍贵的食物。庖丁:厨师。啜:喝。能够注解各种名菜菜谱的人,自以为善于品味了,其实还不如厨师尝一口体会深刻。

  ●习而行之,亲下手一番。

  清·颜元《四书正误》实践:就是要亲自动手去干。

  ●身习而实践之。

  清·颜元《存学编》要把学到的知识亲身去付诸实践。

  ●三折肱知为良医。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多次。肱:胳臂。多次折断胳臂,在治疗中学到了知识,就能逐渐成为一个好医生。比喻实践出人材。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唐·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多次挫折中取得的经验最为深刻可贵。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明·刘基《拟连珠》夷:平坦。要获得真知,就要亲自去实践。

  ●知天者,仰观天文;知地者,俯察地理。

  汉·陆贾《新论·道基》观察自然,才能认识自然规律。

  ●远途始觉乾坤大。

  宋·陆游《柳村酒家小楼》乾坤:天地。经过长途跋涉才知道天地的广大。

  ●举目方知宇宙宽。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要去看一看,才知道天地的广大。

  ●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

  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道:规律。只有行动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如同要行走,才能找到所要走的路一样。

  ●非力行焉者,不知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也。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十三 不力行就不能获得真知识,只有力行才能获得真知识。

  ●欲知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

  宋·朱熹《朱子语类》要知道学的知识是否可靠,意向是否真诚,从他的行动上可看出来。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

  明·王廷相《王氏家藏书》有了知就要付之行,在行中获知,才是真知。

  ●不知不能行,不行不可谓真知。

  清·李塨《大学辨业》卷二 知才能指导行,行才能获得真知。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迩:近。道路虽近,不行就走不到;事情虽小,不做就作不成。比喻没有行就不能获得知。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清·金缨《格言联璧·处事》坚持不懈地去做,就会见成效。

  ●知者,灵魂之事也;行者,体魄之事也。

  清·谭嗣同《谭嗣同全集》认识是思维活动,实践是体力活动。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清·顾东桥《答人论学书》知的目的在于行,不行便不能称为真知。

  ●知无不言,言无不行。

  宋·苏轼《策略第三》知了就要说,说到就要做到。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

  汉·扬雄《法言·学行》有了学问,最好的是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其次是著书立说;再其次是用来教育别人。

  ●智不务多,务行其所知。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智:智慧,聪明。务:务须。人的聪明不在乎学得多,重要的是有了知识就要去实行。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

  隋·王通《中说·礼乐》行优于知。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宋·司马光《答孔文仲司户书》学者贵在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 博:广博。要:要旨。实:切实。学得广博,不如掌握其要旨;掌握其要旨,不如切实地去做。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明·王守仁《传习录》下 知和行就是一回事,头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就是行了。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行是知的体现,有知然后才有行。

  ●须是识在所行之先。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知在先,行在后,有知才有行。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宋·朱熹《朱子语类》相须:互相依赖,不可分离。

  ●知行兼举。

  明·王廷相《慎言·小宗》知和行都要重视,不可偏废。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在实践中可以体现和获得知识,因此行本身就兼有知。但不能说知本身包含行。

  ●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 固:本来,总是。功:功效。效:效验。知总是以行为功效,但行不以知为功效。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尚书·说命中》知和行比较,行是关键。

  ●非知实难,将在行之。

  《左传·昭公十年》知并不难,难的是把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言之非难,行之为难。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做一件事总是比谈论这件事难。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唐·韩愈《与李翱书》及:接触。接触事物然后获得知识,把学到的知识付之实践就知道实践的艰难。

  ●行然后知之艰,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

  宋·朱熹《四书集注》行动起来才知道实践的艰难,因为不力行就不能获得知识。

  ●不患出言之难,而患践言之难。

  元·苏天爵《元文集》患:忧虑。说出道理并不难,难的是去实践它。

  ●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清·王夫之《俟解》学习知识容易但不容易学得好,做容易但认真去做就难,羞愧容易而知理就难。

  ●当务之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宋·朱熹《四书集注》当务:当前的需要。惮:怕,畏惧。要从当前的需要出发,一时难以弄清楚的问题可暂时放下。但把学到的知识付之实践,就不要怕困难。

  ●艰者必先也,先其难而易者从之,易矣。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卷三 既然知易行难,那么先难后易,难就转化为易了。

  ●知非先,行非后,行有余力而求知。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不是知在先行在后,而是行当中有余力就去求知。

  ●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

  近代·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不是行难,而是知难。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