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网文助手 > 写作素材 > 分类素材>正文

【历史小说素材】墨子与公输般的攻防

时间:2017-08-25 15:31:41    来源:爆侃网文综合整理    编辑:爆侃网文 字号:TT

  攻守器械

  云梯,大概是我们最常听到的攻城器械。但它并不是很多影视作品中最常见到的那种,长得像一个竹梯的东西。用那种简单的工具攻城,在古代叫做“蚁附”、“蛾傅”,是一种比较无奈的攻城方法。孙子同志就不喜欢这样。就算这类简单轻便的攻城器具,也要比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的更聪明些。比如它们的头部经常装上一对小轮,这样在抵到城墙后用力前推,就可以使小轮沿墙上滚,快速立起。或者直接在一根长竹竿、木柱上绑上横杆,形成一个重量更轻的竹飞梯。

  古人一般所说的云梯,是底部有车轮的大型攻城器械,梯下隐蔽有士兵推动前进。传说是鲁班发明的,不过在战国时期肯定已经有了。到魏晋以后,主梯上还增设上城梯,梯首安双轮,进一步提高了攻击高度。唐朝以后,随着木材加工工艺的进步,云梯上又增加了折达机构、防护装置。

  当然,这种云梯要想接近城墙,必须先跨越护城河、壕堑的阻挡,古代攻城法中的“堙”,就是用土石、柴薪填塞壕堑,为攻城开辟通道。仅靠人力背驮也不是好办法,因此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种蝦蟆车,装土以后推过去填塞。史书上甚至记载过三百人推行的大型蝦蟆车。如果仅仅需要人员越过壕堑,导演们很喜欢让士兵们踩着竹梯过河,这大概是受人民解放军的影响。实际上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一种专门跨越壕堑的桥,下面也安有两轮,方便运动,叫做“飞桥”。宋代《武经总要》中则绘有壕桥、折迭桥。这些桥都更便于人员快速通过。

  贴近城墙后,除了通过云梯攀爬,攻方还会使用冲车撞击城门,这种战法就称为“冲”。不过古代的冲车除了城门,也有直接冲击城墙的,破坏其夯土结构,让城墙坍塌。

  为了对付云梯、冲车,古人也有很多办法。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中原时,率领数万人进攻陈仓,魏国镇西将军郝昭率三千人据守。当诸葛亮“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时,郝昭就用火箭烧毁云梯,又用绳索吊挂的石磨坠压冲车,破了诸葛亮的攻城之策。到宋代还出现了专门的撞车,可以在城头移动,撞木前端包铁,撞击攻城云梯。石磨也换成了专用的铁撞木,用沉重木料制成钟形,下缘周边安铁刃,落下后砸毁冲车等。

  诸葛亮在云梯、冲车失败后,又建造高台木架,用弓箭压制城头守军,然后用土填塞壕堑,并直接填到城头。这在古代叫做“堙”或者“高临”、“羊黔”。郝昭就在城内又筑了一道城墙。诸葛亮随后挖地道直通城内,郝昭就在城内横向开挖了一道壕沟,截住了地道。

  就这样,诸葛亮昼夜攻击了二十多天,仍旧无法攻破陈仓。孔明没有小说中描写的那么聪明,因为他这几种攻城方法都是战国时期就开始采用的,古人也早想出了对策。

  当然,三国时期的攻城方法也不只诸葛亮露的这几手。曹操在攻打审配、吕布的两次战役中,都采用了围城挖壕,然后引水灌入、长期围困的方法。关羽水淹七军的攻城方法,则是在他之前700年的晋国就已经出现了,称为“水”攻。

  如果觉得这样太慢,那可以用轒轀、大盾等器具掩护士兵靠近城墙,然后攻击。守方会用石磨砸,攻方就加强轒轀的强度,后来又把它改成尖顶(偏转石磨的冲击),称为“尖头木驴”。于是攻守双方在这种不断对抗中互相发展。

  守方对付云梯的火箭,也可以对付轒轀车,而且能够更加简单——把蒿艾、秸秆、麻布等编成火把,浸渍油脂,点燃后扔到车顶、云梯、飞梯上。尖头木驴的尖顶可以让火把滑落,车顶上蒙生牛皮又能让自己不容易被引燃。于是守方又造出了燕尾炬,能够骑在尖顶、横杆上不坠落。

  攻方也会用火箭攻击城头的城楼、角楼等木结构设施,因此攻守双方都会准备一些灭火器材。《墨子•备城门》中就提到城头每隔一定距离要准备沙子,既可以灭火,也能迷敌之目。轒轀车后来发展成一种更大型、复杂的多节攻城器械后,上面也准备有泥浆桶、拖把之类的灭火工具。可是在我们的影视剧中,遭受火攻的一方往往除了奔逃,就是当个火把打打转。大概他们都知道附近有消防车、灭火瓶,所以不着急去灭火。

  影视剧中为了突出火攻的效果,还往往用抛石机投掷油罐等东西,落地后的效果居然跟手榴弹似的。动植物油脂能否产生汽油那样的爆炸燃烧效果,我们不好给出明确的答案。不过对付这种抛射来的东西,战国时就有了办法:用草、布、木、皮等各种材料造出一大块东西,挑起悬挂在城墙外,就能对抛射物进行缓冲。它们被称为“籍幕”、“布幔”、“木幔”、“篱笆”、“皮帘”等。

  作战中的指挥设备也早有专用的。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用以登高观察敌情的移动式望楼,称为“楼车”或“巢车”。公元前594年,楚军曾强迫俘获的晋使解扬登上楼车,向被围困的宋人劝降;公元前575的鄢陵之战中,楚共王登上巢车观察晋军,留下了“甚嚣尘上”这一成语,后来巢车又发展成望楼车等,是攻城战中很重要的观察指挥设备。

  所以在战国时期,中国的城池攻守策略、器械已经很“聪明”了,攻守双方的准备工作也非常细致。《墨子•备城门》中就提到城头每隔一定距离要准备锄头、筐、斧头、长镰刀、长锥、短矛、垄灶、布麻斗、皮盆、沙、灰、糠、秕谷、谷皮、马尿、瓦石、大木、小木杂木、土、苣、薪、柴、藁、杂秆、艾、炭、油脂、革、麻、盆、瓮等众多物资,甚至还有厕所。到汉代、三国时期,很多物资都成为守城部队的制式装备,要按照规定的种类和数量储备。

  1972~1974年发现的居延汉简中,有一些专门记载了守城部队配发的器具。比如“长斧四,沙二石,瓦帚二”、“连梃四,芮薪二石一狗二”、“枪四十,狗笼二”、“弩长臂二,羊头石五百,坞户关二”、“布纬三,转射十一,小积薪三”,等等。连狗与狗笼都有,足见汉代军队守城工作的细致。这其中我们谈一谈比较有特点的三样。

  连梃,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战中很常用的一种兵器。它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来源于一种农具——连枷。利用系在木杆顶端、可以转动的一段木棍,守军士兵可以在垛口后面攻击城外爬上来的敌人,同时降低对方弓箭对自己的威胁,颇有点曲射、间瞄射击的味道。它到宋代时还发展成铁链夹棒、连珠双铁鞭。

  羊头石,是一种大小、形状类似羊头的石头,一般重约2、3千克,单手可以握持。在中国影视剧中,导演们都很喜欢让守城将士英勇地举起一块大石头,探出城外,狠狠地砸向下面的敌人。他们大概是董存瑞、狼牙山看多了,不知道下面的敌人会射箭,不知道石头和炸药的密度差了几倍,也没有考虑自己准备守几天城。但凡有人头那么大,这石头就已经10多千克重了,您一下一下地举过头顶,能够连续举多少次呢?而且你能抛出多远?砸得准吗?如果自己被敌人的箭射中,那这石头就会落到自己或者身后战友的脚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小,更大的问题是不安全,还浪费。这10千克的石头就算从头顶落到脚头,也足以砸伤人了,再从数米高的城头落下呢?威力自然更大。但需要那么大吗?从至少5、6米的高度,10多千克石头和2千克石头落下,前一个能把敌人砸成肉饼,后一个把敌人砸死、砸伤或砸晕。就算砸晕也没关系,因为城脚下、护城河里应该都有尖尖的木桩,称为“裾”,晕倒的敌人多半也死定了,所以用那么大的石头,不仅效果比小石头差,还大大降低“弹药量”,徒然增加自己的战备负担。

  转射机,是一种嵌于城墙上的木制方框,中间有一个可以左右转动的木柱,柱上开有竖长的射击孔,守城士兵可以把弩的前端插到这个孔里,对外射击,这与现代装甲车上的射孔有点类似,在居延、敦煌的汉代边塞中都曾出土有实物。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