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之所以能以区区篇幅吸引读者,诀窍之一,便是在描述中巧妙地运用“悬置紧张法”。“悬置紧张法”又称悬念、“卖关子”、“设扣子”、“系包袱”等,它是小说的一种既常见又十分重要的技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这样运用“悬置紧张法”的——他在自己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序言中说:“我援引小说家所常用的诡计:从小说的中间或结尾抽出几个卖弄玄虚的场面来,将它们放在开头的地方,并且给装上一层迷雾。”在《怎么办》中,一开头就写罗普霍夫伪装自杀,这样处理就引起了悬念,然后再倒叙他过去与薇拉、吉尔沙诺夫的关系,解释他假自杀的原因。其实,“悬置紧张”不仅可以用在开头,也可用在中间,甚至可用在结尾。如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结尾的镜头是常亮出人意外地开枪打死特务组长,救出刘啸尘和阿纪,随后跟着溃逃的国民军队走了——常亮究竟是什么人,影片直到结尾都没有交代。这种在结尾产生的“悬念”必将引起观众的种种推测和联想。“悬置紧张法”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作品中某些人物心里有“数”,而读者却完全“蒙在鼓里”,让读者自己去判断猜测情节的进展。如《草船借箭》,诸葛亮心里早已预知天有大雾,可在三日之内“借”到十万支箭,而读者却完全不知,焦急地担忧着诸葛亮的命运。一是读者对情节的大部分已了解,而作品中的某些人物却“蒙在鼓里”,让读者睁大了眼睛看这些人物将如何动作。如《十五贯》中读者已知是娄阿鼠偷了钱,而作品中的人物除娄阿鼠外,一概不知,于是读者关切地期待着:这件冤案将如何处置?篇幅较长的小说在运用“悬置紧张法”时,可以在大“包袱”中系小“包袱”,在大“扣子”中结小“扣子”,一环扣一环,一个“悬念”接一个“悬念”,把矛盾冲突推向总高潮。而微型小说篇幅特短,它往往只设置一个小小的“悬念”,描述到结尾时忽然抖开“包袱”,使读者大吃一惊,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运用“悬置紧张法”,一要注意其真实性,既要“悬”,又不能“玄”,即不能故作玄虚,破坏作品的艺术真实;二要注意紧紧围绕着主题来“悬置紧张”,如果在枝节上“悬置紧张”,那只会削弱作品的主题思想。
技巧之小说创作中的悬置紧张法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 最高检:检察机关多措并举加大对网络文学等保护力度2019-04-26 09:45:11
- 甘肃省网络文学八骏入围初选名单公布2019-04-24 09:22:27
- 第二届“网络文学周”首次增网文博览会 来和网文大神2019-04-23 09:37:17
- 携手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周 好故事训练营第三期启动报2019-04-23 09:32:40
- 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周 5月11-15日举行 其间将开展首届2019-04-23 09:29:03
- 第三届网络文学双年奖第四期榜单2019-04-18 16:18:27
- 《网络文学著作权保护手册》法律课题调研会议在中国网2019-04-17 09:19:40
- 四川省网络文学(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创作基地授牌仪式2019-04-16 09:54:57
- 路演报名 | 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周-网文改编影视项目推2019-04-08 12:03:25
- 来这里,进行一场关于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讨论2019-04-08 11:33:48
今日热点推荐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