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传统文学>正文

金赫楠: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生活

时间:2016-03-21 21:27:22    来源:爆侃网文综合整理    编辑:爆侃网文 字号:TT

  “80后”作为文学新生代,这一代人的文学观念、审美趣味甚至人生观价值观无一不是伴随着时代的大节奏而逐渐形成和确认,我们与最当下的时代大背景既合辙押韵又相爱相杀。而新媒体时代对“80后”的文学生活,影响尤甚。

  对于出生在1980年代的文学写作者来说,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和成熟,当代中国有两个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以 及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高歌猛进,二者都深刻地持续改变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改变着时代的文化格局。“80后”作为文学新生代,这一代人的文 学观念、审美趣味甚至人生观价值观无一不是伴随着时代的大节奏而逐渐形成和确认,我们与最当下的时代大背景既合辙押韵又相爱相杀。而新媒体时代对“80 后”的文学生活,影响尤甚。

  新兴的社会媒体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社交货币”,大意就是我们以某个话题、现象、概念作为谈资,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在对信息的分享中,实 现彼此的了解和自我形象的凸显塑造。比如,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岁末,茶余饭后,不聊聊《芈月传》或侃侃《老炮儿》,你都不好意思张口说话——在公共媒 体和大众群体里,这些现象级的大众文艺作品阶段性地充当着“超级社交货币”。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作家和作品,一直充当着通行于时代、社会、公众的 “超级社交货币 ,一部小说引发全民热议,一首诗歌脍炙人口。人们在阅读、讨论文学作品和主题人物的过程中,输出和交换着自己关于世界的看法与论调,确认和塑造着自己的价 值取向,甚至由此养成自己的情感方式和话语方式。而现在,从博客、微博到微信,新媒体和自媒体,网络文学和超文体链接,这些文本形式和传播方式正在替代文 学而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社交硬通货。文学,我们通常所谓纯文学意义上的作家作品和现象话题,越来越淡出公众目光之所及,越来越边缘。

  最近一年里,我自己在微信朋友圈里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文学——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纯文学、精英文学新媒体化的加速度。各大文学期刊和作家协会 都陆续上线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各种文学资讯、评论文章甚至原创作品在朋友圈里疯狂刷屏。我的朋友圈好友大都是文学界的师长和小伙伴们,更新最活跃的往往都 是“80后”的写作者,这一代人同新的传播方式似乎天然就有一种适应、习惯甚至依赖、迷恋。比如我自己,堵车时、候机中,晚上临睡前总习惯最后刷一下屏, 早晨一睁眼下意识地就去抓床头的手机……坦白说,很多作家作品的信息,很多同行的文学批评文章,我也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而读。这种移动互联网中的轻阅读 浅阅读,这种信息的密集汇集和待选,同时也对文章观点的鲜明、语言的个性化节奏感以及字数的节制和控制进行着要求和选择——很难想象用手机来阅读一篇几万 字的大论文,那至少对读者的视力是一个太大的挑战。这确实是近一两年来刚刚发生却又演进迅速的一种文学现状。如果说,在这之前,还只是更具大众通俗属性的 网络文学在“日更”和“秒刷”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着对粉丝和读者的情感、认知影响和口味塑造,那么现在在微信朋友圈这个更具分众和圈子特征的社交平台上, “一刷而过”越来越成为纯文学、精英文学的某种传播和阅读方式,所谓“朋友圈里的作家”,在日常频繁刷屏、转发、留言和点赞中,其间对文学审美和写作范式 的来日方长的渗透式影响,对“80后”及其以后更年轻一代写作者和阅读者不知不觉的塑造力量,实在不容小觑。

  新时代对“80后”写作的影响还在于,除了直接和显而易见层面的改变,同时也悄无声息、潜移默化。时代的大趋势大氛围,资讯传播分享的新方式, 日常经验和个人体验的新媒体化,这些都会参与塑造着一个写作者的审美趣味、思考力,以及表述习惯话语方式等等,这些潜移默化的变化一定会反映在一个人的写 作中,会渗透在一个人看待和表达世界的目光和语调里。

  而这些,某种意义上,就是当下文学所身处和面对的时代现实与历史境遇,更是“80后”文学写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创作如此,文学研究和批评写作更是如此。

  2015年7月,青年批评家杨庆祥出版了文集《“80后”,怎么办?》,这是“80后”掷地有声的高辨识度声音,也是当下中国文坛一个很重要的 文学事件。阅读这本书,我从中感受到“80后”写作者急于向世界及自己发布和宣示:“我”和“我这一代”的代际坐标,“我”和“我这一代”的历史存在感。 杨庆祥开篇就表述了自己这样的困惑:“过于宏大而遥远的叙事,没有办法和我当下的生活发生任何有效的联系”。这是典型的,来自“80后”的疑惑与焦虑,这 一代人有着更真实的内心生活,更不容易为宏大的外在之物所裹挟。这本书中关于“80后”的诸多判断和理解,我并非都能完全认同,但杨庆祥作为文学“80 后”的野心勃勃和跃跃欲试,却是我颇有兴趣的。它可以作为“80后”思考自身与时代精神的一个起点,杨庆祥在努力地寻找自己与大时代的关联,且是以自己的 路径和方式。

  而我自己的文学研究和批评写作,近来颇有几个困惑,或说一直未能解决的疑难,期待在以后的文学生活中能逐渐找到答案——

  一是,如何找到自己。我有时会倦怠和虚无,会在奋笔疾书用功时突然忍不住去沮丧和怀疑:我现在写下的这一篇文学批评,在当下高年产量的浩瀚文章 海洋里,何以存在?或者说,我认为做当代文学批评一定要找到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方式、表达方式和切入文本的立场角度,要拥有一种高识别度的批评声音。但我一 直没有找到,一直在流行的、给定的腔调和范式中烦腻焦躁地打转,却又难以摆脱。

  二是,如何找回初心。文学青年注定要慢慢长大、渐渐老去。从“文学青年”到所谓“文学批评家”,一路持续加载的那些深刻、厚重、担当等等“大”词,以及圈子化、权力化、秩序化等等,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怎样始终保有和保持文学的初心与文学批评的初心?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