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在被问到为什么他的小说“离现实那么远又晦涩难懂”时,给了一个标准的纳博科夫式的回答,他说:“我是作家,不是邮递员。”作家与邮递员,这样一对并不轻易构成关系的词组与身份,因为否定词“不是”而可以在比喻的意义上予以比较,进而由“不是”背后的“是”来确立定义前者的范围。显然,纳博科夫不认为作家是传递者。在接和送两端,邮递员都不参与创造,对他提出的最高要求也不过是及时、无损。
纳博科夫的“不是邮递员”的断语,并没有太多对“邮递员”的轻视,而是一系列清醒的认识与洞察。比如,作家不可能也没必要还原现实;用简单反映论来要求作家,意味着对现实最大损耗地切割,意味着传递到读者手中的只是干瘪的流尽血液与营养的细胞组织。到了今天,我们对小说的要求正在迅速窄化。一个小说写作者,面对着日益强硬的要求,不仅要求他成为邮递员,更要求他成为快递员。那些不断更新的奇闻、异事、惊悚、狗血,所有那些已经被电视、电影复写了千百遍的情节,在“故事”的名义下,要求小说家再来一遍,然后趁着新鲜保温,快递到读者眼前。
正是在这种要求下,小说和电视、电影日益同构,小说也日益缩小成一个中间环节,不断为电视和电影,可能将来还有无穷放大、叠印的虚拟产品提供着脚本。进而在这种简单反映论的要求下,我们的生活和电视、电影开始了互相模仿,大量的电视、电影、小说丧失了感受力和想象力,这些产品喂养的观众与读者感受力和想象力逐渐萎缩。这似乎是一个不断循环、越循环越逼仄的死结。
作家是创造者——无须怀疑这一近乎同义反复的语法运作。需要提问:创造什么?创造如何可能?如果现实可以局部进入,无法和盘托出,创造与现实如何关联?如果现实滚烫胜铁,语言柔软过丝,又该如何对创造进行称量?
也许,答案正由此等疑问生发,循着提问的方向,更有可能窥见路径。作家不正是应该提供一种语境,有心者经由其作品入与出,在其中共感共振,获得专属频率的幅度或大或小的战栗?这一战栗如此持久,可以作为构件之一,提供他、启发他在时间之外,建造安神之所。抑或,作家创造的是浩瀚的、涡状旋转的词典,面对死亡拷问的人踏足其中,就能如被感染一样抓取需要的词语,甚至经由词典的提示,组成自己的句子。词语与句子,将成为他最终呈交证词的部分,以确证其存在。
无论何种角度、层次的创造,现实必然是源头活水,是资料库,是创造的参照,作家总是在取用现实的一部分,但拒绝提供平面的没有纵深的现实镜像。在这个意义上,作家是创造者,也是传递者,他递出的是全部。这当然仍旧只是一个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