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传统文学>正文

智慧者的精彩传奇人生——记作家何定镛

时间:2016-02-23 11:28:37    来源:爆侃网文综合整理    编辑:爆侃网文 字号:TT

  坐在对面的何定镛先生,亲切、随和、精干、慈祥。尽管他已年逾72岁,在岁月和年轮的沧桑里,却始终透出一种特别的精、气、神,感染着周围的氛围。透过他的智慧双眼,读着、读着,就读到了许多的精彩和传奇……

  出身武世 志存高远

  他有着良好的武学家风。

  何定镛先生出身武术世家,祖父为前清四川武举人,父亲为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公民训练场所委员会主任、总队少将总教官、四川省防空司令部成都中心区临空副指挥、川北会馆会长。他出身时,父亲请西充同乡、通家友好、首任川北会馆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会主席张澜赐名,张澜先生云:“国难当头,抗日为先,需‘定国平天下’,就叫何定镛吧!”为此,何定镛从小立志以民族英雄岳飞为偶像,能文能武,报效国家。20世纪50年代开始,习练长拳、太极拳等,受张澜先生熏陶,作教师的母亲陈兴猷培育,终归修练成一个文化人。

  木心先生说“贵族出身有骨气”,何定镛小时的志向,可以说豪气干云。这也对他终身的气节路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后来他拿起了笔,在纸上激扬文字,他的作品也始终以弘扬科学思想、传播正能量为底蕴,由此颇有建树,对世道与文化建设起到了诸多积极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他小时的志向,也影响到了择偶理念,他的夫人江登霓,系大学原图书管理员、中国武术协会员、国家二级体育指导员,有较高的武术修炼水准,在湖北武当山参加第四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获“42式太极拳、太极剑”一等奖,参加四川省第三届传统武术名人明星争霸赛获“42式太极剑”一等奖、“42式太极拳”二等奖,第二届“汉唐雄风杯”巴蜀武术交流大会获“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 金章奖,2011年成都市太极拳锦标赛获“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第一名,2013年成都市传统武术冠军赛获第一名,2015年成都市第十届太极拳锦标赛获“42式太极拳”第一名……

  报童结缘 初启华章

  何定镛出生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的长辈也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杰,他幺叔何松基在台儿庄战役中,作为川军王铭章将军的副官与日本侵略者鬼子浴血奋战,和王铭章将军一起为国壮烈捐躯,战出了中国人无畏的志气与豪壮。

  波澜壮阔的抗日救国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的成都引起了一次大的震动,这就是有名的“大川饭店”事件。在这次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斗争中,何定镛的父亲何镜波是一个积极参加者。何镜波在“大川饭店”事件中,作为“敢死队”副队长敢于带头冲进饭店亲手挥拳和众人痛打日本特务,打死两个日本特务,为成都人民长了志气,出了怨气,事后蒋介石通缉也无所畏惧。

  他的童年也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在颠沛流离中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即使在这个时期,他受到的磨炼也要比同龄人多得多。说起来,也有着不少的戏剧成份:

  1949年12月底,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从成都匆匆逃离大陆,受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与何镜波结拜兄弟)推荐,蒋经国想网络人才,委托四川人国民党中宣部部长任觉伍和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黄季陆,来何镜波住处成都市内姜街鲁班庙(何镜波虽为要员确两袖清风,正气秉然,无一处房,无一亩地,以兼任鲁班会会长身份栖身庙内破矮厢房),送来飞机票两张,邀请何镜波及长子何定镛去台湾,并许诺委任民政部要员,何定镛长大后将来可选读哈佛、牛津大学、西点军校等,何镜波收下机票,私下却积极参与熊克武、邓锡侯、余中英等起义迎接解放军。

  1949年12月27日,成都和平解放。1950年,解放军18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任川北行署主任,张澜先生向毛泽东推荐何镜波任副主任,协助胡耀邦管理川北地区,何镜波因故未赴任。

  1955年,何定镛从成都市商业埸小学毕业,不幸在报考中学的考场上碰翻了墨水瓶,污染了数学试卷,考官不阅而落榜。作教师的母亲不能原谅,加之诸多因素,年幼的他情急之下离家出走,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流浪儿。白天作报童、拉架架车、打猪草卖,晚上露宿街头。

  在成都市春熙路孙中山铜像前,一个衣衫单薄、赤脚、瘦弱的少年在叫卖:“买报罗!买《成都日报》《四川日报》!看今天的新闻……”

  绵绵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屋檐水像牵线子一样落在地上,溅在他的光脚板上,又冷又饿的他紧紧地缩成一团,靠在商业场一小巷的墙根下。夜深了,正在他冷得发抖时,一双温暖的大手握住了他的小手:“小孩,你怎么睡在这里?你的家在那里?……”就这样,巡夜的民警彭同志将他送回了家,此后,上成都市广播电台自学广播小组补习班。

  思及作报童时,虽苦,却也有乐。报纸上那字里行间的学问、知识、天下大事,尽收眼底。使年少的他受益匪浅,加之受母亲、教师陈兴猷的影响,由此萌发了长大要当新闻记者的心愿。

  1957年秋,何定镛考入列五中学。列五人有着无比荣光的校史,曾在列五任教的有:让人敬仰的一代大师、杰出教育家叶圣陶、厚黑学鼻祖李宗吾、世界和平委员主席文幼章、革命先烈车耀先,前辈的辉煌历史,激励着他踏踏实实学习,不敢有一丝懈怠。

  在成都列五中学读书期间,由于天天读报、钻图书馆(他作为一个小小初中娃己有4个图书证:省、市图书馆、文化宫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知识面要比一般同学宽,学习成绩优秀,全年级9个班数学考试第一名。他作的作文常常被班主任语文老师周寄凡,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他还是小老师,美术课他代任宗文老师在黑板上作画,数学、几何、生物、地理几科同学们的作业,班主任叫他下午两节课后离校,回家代老师们批改作业。他深得同学、老师们的喜欢。被同学们戏称“新闻记者”、“何百科”,他也乐意帮助同学,解答同学提出的难题,毕业时虽出身不好,又未入团,却被学校破格保送上中专。特别喜剧的是,中学时他不喜欢哼哼哈哈的豆芽学科音乐,常借口胃痛生病逃课,音乐不及格。却在上中专后作班上通讯组长兼教歌员,成了学校合唱团成员,常参加市上演出。是特别有天赋?懂音韵?一首从未唱过的歌,他拿着曲谱就能哼出调来,无师自通?还是与音乐有缘……

  圆梦记者 报界旅航

  上世纪60代初,他成为班上唯一被分配到成都市政府下属的农林科研单位工作的男学生,从市水利技术指导站到市林业试验站、市林场、市农科所。作农林工、队长、试验队队长、理论辅导员、宣传干事、市讲师团成员。

  1978年,他参与试验的“雄性大白菜不育”科研课题,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他参与的屋顶绿化盆裁果树科研项目,让他的形象上了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上世纪80年代初,受四川省委领导指示,他参加野生狝猴桃资源调查研究,背着数十斤重的标本架,穿越高山峻岭,成功地为狝猴桃人工栽培、生产加工,繁荣市场,丰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他的第一篇新闻报道《农科人员下乡服务》在成都晚报刊出,《请来“财神”送走“瘟神”》又上了晚报头版头条。他的第一篇获奖科普作品《美哉,空中果园》(获“绿化成都”征文一等奖),也是晚报刊登的。

  其间,他的散文《美在一瞬间》(举办家庭摄影展)、小说《盎盎绿意》(塑造个体户形象)等,在晚报副刊“锦水”专栏发表,得到了读者的好评。

  上世纪80年代初,他成了省、市电台、成都晚报、四川科技报、成都科技报等若干新闻媒体的通讯员、优秀通讯员,获奖专业户。

  一个遇然的机会,终于圆了他的记者梦。

  一天,他去市政府五楼《成都科技报》交一篇评论文章,巳故作家乔瑜约稿(乔瑜与妻王爱玲参与王朔《编辑部的故事》《爱你没商量》创作,后夫妻俩又创作《金婚》等大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报社总编叶长珍对他说:“老何,你能否给我们推荐一位编辑,乔瑜要去作专业作家,他的版面没有人搞。” 何讲:“你们要找什么样的人?”叶总编说:“就像你这样的中年人,笔头子还可以的。”何顺口说了一句:“你看我怎么样?”她讲:“你来,我们当然欢迎。”

  于是,何定镛毅然放弃了在科研单位的大好发展前程和新分配的一套住房。之前,他刚代表科研所去全国各地考察,科研所改革开放发展的经验,接待的单位都以为他是接班人。

  这是何定镛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因为他之前在中专学的是农学果树蔬菜栽培专业,从未学过新闻和文学。

  将锄把子换成笔杆子,自然得从头学起。他读了四川文学院、中亚函授学院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民文学》函授班,第一年作记者,第二年作编辑,第三年《成都科技报》更名为《生活科学报》,从市政府迁出到红墙巷24号原市委书记米建书的住宅,这是一个理想的编辑部办公楼,有一小花园,他也升为副刊部主任主编“百花潭”副刊。

  他去拜访著名诗人流沙河,他欣然为“百花潭”副刊题字,一时间“百花潭”副刊成为继四川日报副刊“原上草”、成都晚报副刊“锦水”、成都工人报副刊之后,成都地区又一个受读者、作者喜爱的传承成都文化的文学园地。成都名流周克芹、流沙河、何开四等著名作家关心、支持、厚爱它。著名诗人流沙河、贺星寒(四川省小说促进会会长)、林文询(《成都人》作者)、吴鸿(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黄剑华(三星堆考古专家)、贾万超(《生命呼啸》作者)、唐宋元(《峨嵋》杂志主编)、杨景民(《西南军事文学》主编)、王跃(《老茶客》作者)、曾智中(李劼人研究专家)、著名作家傅吉石、刘秀品、张家禄、陈洁(尘洁)、嘉嘉等作家热情惠稿。女诗人张凤霞、女作家曹凤鸣在这里发表处女作。

  他去求原省委老书记杨超、成都画院院长何继笃,他俩都先后为《生活科学报》题写报头,提高了报社的知名度。1991年,他参加由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在北京中央党校举行的首届中国报纸副刊编辑研修班学习,上课的老师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报刊司司长、人民日报副总编粱衡,人民日报原副刊“大地”主编丁长河(后人民日报国际版主编),解放军报副社长、中国妇女报总编等资深新闻人士,使他在学习中受益匪浅,得到很大的提高,被选为班长,评为优秀学员,回成都后提升为《生活科学报》副总编兼总编室主任,成长为报社的管理工作者。

  在《成都科技报》《生活科学报》工作期间,他结识了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家:张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原理事长)、周孟璞(科普学奠基人)、叶永烈(伟人传记作家)、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作者)、刘兴诗(《十万个为什么》作者之一)、董仁威(世界科幻协会总监)、松鹰(世界华人科普作协理事长)、张昌余(辞赋大家)、吴显奎(四川省科普作协理事长)、王晓达(科幻大家)、方守默(科协副主席)、林绍韩(川大教授)、王吉亭(出版家)、赵健(编审)、杨潇(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谭凯(科幻世界总编)等,与之交往受益匪浅,也正式开始与科普结缘。

  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长达十多年,他作为省、市科普作协常务副秘书长、秘书长、副理事长,辅佐周孟璞、王晓达、董仁威三位理事长工作,为科普作家们服务,为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功立业,与大家建立起深厚的文友之情,让人留恋。

  特别是科普学奠基人周孟璞的谦虚厚道、平易近人的长者风范及对科普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拼命三郎董仁威的渊博学识及拼命精神和凝聚力;科幻大家王晓达教授的精明与睿智,都给何定镛以极大的教益和启迪。在他学习和磨砺、人生转折、创作探索、工作服务的过程中,何定镛所敬仰的学者:老顽童刘兴诗教授(作品获全国科技进步奖,受胡锦涛、温家宝接见合影)、辞赋大家张昌余教授、省参事室主任吴显奎、编辑大家王吉亭、著名科普作家松鹰(《科普学》主编)、林绍韩、方守默等均伸出了关爱、理解、友谊之手。在感悟和感恩的心情当中,他也收获了人生当中最珍贵的友谊。

    激扬文字 风生水起

  至此,何定镛进入了创作高峰期,作为一名“老成都”,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热土,他投入了深挚的情感。成都的风土人情在他的笔下如数家珍,读起来令人感到十分亲切。

  1989年12月,他入选《锦艺群芳》(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编)。1990年8月,入选《蜀都文苑》(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编)。

  他的文集《初撩雾纱》(新闻、文学、科普)获五个一工程奖,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扬起科技报宣传的风帆》学术论文获中国科技报研究会纪念奖,《一个农村妇女的新追求》获四川省优秀广播节目二等奖,《生活的强者》获四川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三等奖,《希望在明天》获四川省新闻奖三等奖,《蔡妈交班记》获首届“芙蓉奖科学文艺二等奖、第五届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金牛文学奖,《一个悄然崛起的民办科技实体》获成都市科技好新闻奖,《啊!金色的菜花》获成都市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编导和撰写电视剧本《情系古柏村》《无影灯下的奉献》《两爱铸真情》《金牛沃土》。旅游散文《行走欧洲》(全彩色图文,有数十个国家在网上用电子书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国内外社会影响……

  《上海家庭生活报》张逸先生评介何定镛的作品:“何定镛的作品很“杂”,散文、随笔、小说、纪实文学以及科学文艺等体裁,他都在写。在他的作品里,没有玄言虚谈的文字游戏,没有以华美辞藻来掩饰内容的苍白的玩意儿。尤为人称道的是,他的科普小品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也很切合生活实际,同时又充分重视了文艺的审美特征,不少篇什甚至具有一种诗的境界。”

  茅盾文学奖评委、四川省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主席、四川省诗歌协会会长、《当代文坛》原主编何开四先生,在为何定镛文集《初撩雾纱》作序时评介:“何定镛先生是个新闻工作者,是一位作家。作为《生活科学报》的副总编辑,我觉得他的报纸是办得出色的。每期我都从头看到尾,就连我的家人也是这张报纸的忠实读者。生活而科学,复盖面确实很广,不单是吃喝拉撒睡的生活知识令人兴趣盎然,社会新闻、文艺副刊也办得有声有色。”

  “定镛的作品真切、自然,很容易和读者沟通,我想在他的心目中,读者是作为上帝存在的。那种灵魂的情感的膺品,那种玄言虚谈的文字游戏,那种以华美的辞藻来掩饰内容的苍白的玩意儿和他的文章无缘。”

  “选在集子中的《蔡妈交班记——蔬菜随笔》《美哉!空中果园》《啊!金色的菜花》等篇什都是他这类文章的代表作。这些小品都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内容,也很切合生活的实际;同时作者又充分重视了文艺的审美特征,做到融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他的《蔡妈交班记》就是运用的小说笔法,以蔡妈和他的儿媳在菜市上饶有情趣的对话,把各种蔬菜的知识用文学语言描绘得十分精采,而文中又隐含了深刻的题旨:蔡妈的交班是知识的交班,这就别致地写出了两代人中一种新型的关系。”

  “定镛还写了不少小说和报告文学,也很有特色。像《盎盎绿意》《日月湾》《秋惑》等小说都有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作者善于在动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盎盎绿意》中的个体户春兰姑娘、《日月湾》中的知识分子苏昶、《秋惑》中的高兴顺夫妇,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们独特的性格和命运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长篇纪实文学《往事依稀》带有‘家世’性质,但它折射出的却是大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具有很强的文献价值。”

  何定镛在写科普文章时,多次提到:生活无时不在,生活无处不有,无处不包。生活在召唤着人们,当人们感受生活时,才认识到生活是那么的美妙,生活也有陷阱、有冷漠,但生活永远充满着活力,生活需要科学。

  由此,他的科普文章,走进了普罗大众,《科学育儿手册》《绿色食品—21世纪的主导食品》《无公害食品让你放心吃个够》《我们的身体和五种滋味—酸、甜、苦、辣、咸的作用》《奇妙水世界》《花博会上的异木奇花》《吃大米更聪明》《为糖平反》《佐餐佳品——辣椒》《西餐与草莓》、《郁金香》《男士美容悄然兴起》等等,得到了专家、读者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1994年初,成都商报与生活科学报合并,何定镛任总编助理兼总编室主任、副总编级调研员,分管好新闻评选,代表报社出席省、市宣传部通气会,任市五个一工程、四川省副刊好新闻、省、市科普作品奖评委。

  2000年1月,他的散文《鹤林春雨》入选《笔底波澜---四川省记者散文随笔选》(四川省记者文学艺术研究会编)。

  2000年5月,他的作品《啊!金色的菜花》入选《四川省科普作品选》《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选编》。

  2001年12月,他的报告文学《拼命三郎董仁威》获中国世纪大采风金奖(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文艺家具乐部主办)。

  2002年1月,他的报告文学《侨心铸真情,丹心谱华章---记四川省侨办主任、省侨联主任王宋达》入选《西部大开发来自四川的报告》(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编)。

  1997年5月,何定镛被评为成都市优秀科普作家,1998年被评为四川省九十年代优秀科普作家,2001年12月被评为第三届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2004年12月被评为四川省科协2004年先进学会工作者,2008年9月被评为四川省五十年来(1958-2008)产生的五十位优秀科普作家,2014年12月被授予四川省资深科普作家称号、金质奖章,2015年12月被聘任为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

  创作的作品不断面世,何定镛始终冷静地认为:作为一个有灵性的人,不囿于命运,体验人生,感悟人生,一息尚存要读书,一笔用终生。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演绎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展望未来,作为一个作家,将努力奉献更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科学生活的作品;在科普创作、文学创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直面人生,撰写出与读者作心的唱和的作品来。

  2001年1月,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影子的诱惑》,由《巴蜀书社》出版后,四川省作家协会和成都市作家协会联合召开作品研讨会,著名文学评论家、省社院文学所所长吴野、省社科院研究生部主任李明泉,省作协副主席陈之光、傅恒、秘书长王敦贤、著名作家林文询、谭凯、张昌余、唐宗元、黄剑华、曾智中等出席,10家电视台和报社发表评论和消息。

  老骥伏枥 壮志不已

  从2000至2004年,何定镛先后兼任旅游文化报、成都司法报副总编,西部金融报、科普创作与研究、科普作家执行主编,中国美容时尚报、成都科普创作中心总监,四川大学科技园人才培训中心顾问,四川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课题组专家。

  2004年,何定镛从成都商报副总编级调研员岗位退休后,定居温江。在这里,他并不将自己作为一个养老休闲的退休老人,而是将自己定位于作家、文化人,活跃在温江文化艺术的各种场面,用笔耕不辍的作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豪迈与志气。在见证他的风骨和睿智同时,让人十分地敬佩。

  2005年,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在澳门注册创建,何定镛作为创始人之一,荣任常务副秘书长、秘书长,辅佐董仁威、松鹰两任理事长,为世界华人科普创作服务,为世界华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作无私奉献。

  2010年11月,《作家文汇》刊出他撰写的评论《书写温江精神,唱响时代田园颂歌》为王光祈文艺奖评选综述。

  2010年11月,他的小说《盎盎绿意》入选《四川三十年小小说选》(四川省作协创研室编选)。

  2011年9月,他的诗歌《旅程》入选《四川爱情友情精短诗选》(四川省作家协会选编)。

  2011年9月,他的散文《岁月融融---快乐人生》入选《四川精短散文选》(四川省作家协会选编)。

  2011年,他撰写报告文学《现代田园城市的探索者---记中国农家乐创始人甄先尧》(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站、香港文汇报等刊出)。

  2011年10月,他的散文《春风化雨》入选《当代四川散文大观》第六集(四川省散文学会选编)。

  2012年12月,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30周年征文,撰写报告文学《薪烬火传---记科普学主要奠基人周孟璞》。(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SHKP通讯刊出)。何定镛耗时8年,参加编写的国家重点图书《新世纪少儿百科全书》《新世纪青年百科全书》《新世纪老年百科全书》获四川省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013年仲春,撰写评论《诗歌乐土,鱼凫吟唱——鱼凫诗社暨“鱼凫”诗刊成立七周年感言》在《鱼凫诗刊》刊出(百度网等转发)。

  2014年4月,何定镛入选首届全国“书香之家”(国家新闻出版总局主办,并赠金字匾牌)。中央电视台、四川新闻中心、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报道,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百度网等数十家网站转发消息。作为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温江书院副院长、温江电视台特邀“读书栏目”主持人,他和34万温江市民一起,品书香,读好书,陶冶情操,浸润心灵,努力提升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圆中国梦尽一份力。

  2015年,他应邀为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的《改革开放实录》成都篇章撰写《“农家乐”奏响新农村建设序曲》。

  2015年7月,他主编的少儿科普图书《智慧的光芒》获得了第二届世界华人科普奖图书佳作奖。

  2015年6月,他耗时两年时间,往返行程数千里,亲面采访了数十位武林和相关人物,撰写并出版了煌煌世着《巴蜀武林英豪》。对于这部42万字的宏篇佳作,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何定镛先生,耗时两年时间写就的武林纪实文学传记作品《巴蜀武林英豪》,向我们全方位展现了这些武林人士传奇的一生,讲了他们从武、习武的经历,讲了他们的从武沧桑,讲了他们的荡气回肠,讲了他们为中华武术奉献的精气神。

  纵览《巴蜀武林英豪》,有如下几个特点:

  文武兼备,文采飞扬。……这样一个人,文武双全,在武术上有成就,文学修养更是了得,可谓文心剑胆,那么他写的《巴蜀武林英豪》这本书,就武林而言,很专业,使内行人看门道挑不出毛病,外行人看热闹能被吸引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同时因了他的文学修养,能将审美艺趣恰到好处地融入在作品中,切实做到了融史实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炉……

  史料翔实,传世佳作。……全书人物谱系清晰、事件准确,历史过往清楚明白,既让人了解到了四川武林的百年风云和沧桑,也让人看到了四川武林人峥嵘岁月里流血流汗的坚定而执着的侠影。《巴蜀武林英豪》是四川武林人物最真实而贴切的传记,其中融入了大量历史事件和可资借鉴与参考的史料,使得这部书同时具备了很强的工具功能,堪为关于武林体系的传世佳作。

  结构精致,好看耐读。《巴蜀武林英豪》的“佳”,还体现出了何定镛杰出的头脑和思维成果,无论是人物传记、知识介绍,还是事件写照,通篇结构极为巧妙精致,将百年武林风云铺排成一道道绚丽的风景,使人徜徉在其中,既作为读者在短时间内读到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精彩,更可以作为一名散步于其间的过客时,能受到无尽的感染和启迪。……尤其是那些武林人士“说武术”,既亲切、朴素,又贴近、可信,更充满着大方而高雅的艺趣,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武林人充满着浩荡之气的情感和志气。

  武林传奇,百年沧桑。……《巴蜀武林英豪》就融入了作者的才华和激情,对四川武林的大小事件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和升华。记录了定格在历史光影中的大小事件,升华了武林人士百年沧桑和跌宕起伏的从武历程……

  充满能量,启迪人生。中华人文当中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德为人的上品追求和修养。因为德与道的光明相应,是天地间的正气形态。因此艺越高的人,德的涵养可能越深。《巴蜀武林英豪》所记载的武林英豪们,就具备了这样的特质,他们有着非同一般的武艺本领,同时也有着让人敬仰的道德修养……

  何定镛先生襟怀坦荡,浩然正气,胸有大爱,倡导乐天人生,是一个睿智的长者。他行走在字里行间,行走在书香之中,行走在真实的生活里。

  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陈之光先生为其书法:“报社少了一个总编,作协多了一个作家。”

  著名书法家、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洪志存先生赠墨宝:“出门无所营,闭户闲不得,一笔用十年,消磨几斗墨。”

  成都名流、著名诗人流沙河为其题词:“常留有余地步,常养无为精神。”

  著名出版家、四川省文艺出版社社长吴鸿在其散文《丢书记》中讲:“何定镛先生在我眼里是个什么都会的人,作为一个作家,他是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报告文学,什么都写,出了不少书。干过媒体,当过领导,是个社会活动家。还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现在很多大名鼎鼎的作家和成功的管理人,都受过他的教诲。他的摄影也是很棒的,总之我就不晓得他有什么是不会的。”

  何定镛先生却说:“在无穷大的宇宙之间,愚就是一粒尘埃;在浩翰的汪洋大海中,愚仅仅是一滴水;在茫茫人世间,愚什么都不是,顶多是一个符号‘亦兮’而已。”(陈载暄)

  (编写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广泛涉猎儒学、佛学、道家典籍。出版有长篇小说《痕路》,散文随笔集《月亮还未爬起来的前夜》,诗集《千年约定的回眸》,以及研究传统文化的《智解大学》《禅外流云》《禅韵心香智慧金刚经》等著作。)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