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在伦敦查宁阁图书馆接受记者采访。(欧洲时报/王梦柳 摄)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12月21日,中国著名作家池莉以“池莉文学专场——小说中的现实与虚构”为题,在伦敦举行专场讲座。讲座由伦敦查宁 阁图书馆及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伦敦代表处主办,英国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北京同乡会、中英科技文化协会、河南文商会及母爱桥慈善基金会联合协办。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参赞李辉应邀出席,此外还有众多池莉书迷积极参与了本次讲座,与池莉畅谈文学。李辉参赞在讲座开始前致辞,表示他十分喜欢池莉的作品以及一些观点,他希望这次座谈会上读者们能与池莉面对面畅谈,获得巨大的精神食粮。
在回忆自己走上写作之路的经历时,池莉称由于幼时处于“文革”年代,“家庭成分不好”的池莉被小伙伴和同学孤立,因而她开始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 抒发内心郁结和感受。池莉称自己从三岁开始写作,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天生的作家”。而真正开始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作家,则是在文革结束之后。池莉认为当一 个国家经历动荡变革的时候,就是文学作品应该记录的时刻。
池莉称文革时的所有文学形象都要“高大全”,“八个样板戏就是当时文学形象的典型代表”。然而文革后现实得以回归,经历了这一时期的池莉开始想 要写“中国普通人的城市生活”。她认为是“中国的普通人构成了城市的现实,而不是英雄人物”。这样的创作冲动促使她在几天之内一气呵成了自己的首部中篇小 说《烦恼人生》,而该小说也成为她开创“新写实流派”的代表作。
作为一个传统文学作家,池莉并不反对现代社会所流行的“网络文学”。她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作者,这类作品有存在的意义,但同时中国传统文学也面临了很大挑战。
池莉的作品关注世俗人生百态,其小说充满了生活质感的情节和细节。在谈及未来计划时,池莉表示还会继续这种写实风格的创作,并希望能完成一部全 景式的、描述中国普通人的城市生活与现实的作品。同时她也表示,希望能遇到好的翻译者,将她的作品翻译成英文带到英国等英语国家,让更多的人通过她的作品 了解中国。(王梦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