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传统文学>正文

冯骥才称近年亏欠文学太多

时间:2015-12-17 00:00:00    来源:    编辑: 字号:TT

  十多年前的一本《俗世奇人》,冯骥才让大家记住了泥人张、刷子李这些极具传奇色彩的民间能人。如今这部小书已畅销130多万册,书中的很多故事也被选入中小学教材。12月初,冯骥才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感慨,近些年来一直忙于“非遗”和古村落的保护,亏欠文学的时间太多了。新书《俗世奇人贰》中的18个故事,几乎是他在一周时间里喷涌而出的,味儿没变。

  □创作初衷

  从一群人看天津卫的个性

  前一阵子,冯骥才去青岛参加了《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座谈会,考察青岛渔村时听说那有一个老舍故居。“他们一看我来了说特别高兴,我说你们别欢迎,我是朝圣来的。老舍先生在这里写了《我的一辈子》,我很佩服他,他把北京人的性格写出来了。我也给自己一个活儿干,就是把天津人的性格写出来。”

  《俗世奇人》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故事背景都设定在清末民初,语言风格自成一派,冯骥才觉得这是最能反映天津味儿的时期。“法国有一个文化历史学派,叫年鉴学派,它有一个观点是说某一个地域在某一个时期,它的地域性表现得特别充分。你比如北京,这个城市在清末表现得最充分,所以你看老舍的《茶馆》,表现八旗子弟的那些东西表现得最充分,上海最有色彩的时期是30年代,上海女人穿旗袍,那时候上海的味道是最足的。天津这座城市,反映最充分的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

  “天津这块地里边,有碱有盐还有硝,因生出各色性格的人,又热又辣又爽又嘎又不好惹。”冯骥才觉得,天津是燕赵之地,同时又受到齐鲁文化的影响,有一股子傲劲,“我就想用一群人把天津卫这个城市的个性显出来,一个城市的最重要的是这个城市的个性,所以我后来费很大力气保护这个城市的历史建筑,保护我们的村落和非遗,它是一个民族的个性。在社会转型期,要去吸收大量外来东西的时候,不能让这些东西丢失”。

  冯骥才提到,写下这些奇人奇事还有一个原因,“以前有朋友跟我聊天,说现在提到天津话成了一种低俗的语言了,他想让我想想办法给天津话挣脸。”在小说里,冯骥才用了不少天津的方言,写了不少绝活儿,他觉得写下这么一群有意思、有绝活儿的人,也算给天津话挣脸了,而且有不少故事还收录到中小学教材里去了。

  □奇人奇事

  融合民间故事虚构创作

  《俗世奇人》第二部中的十八个故事,《神医王十二》《张果老》《狗不理》等延续了前作的风格,开篇第一个故事写的却是一条叫“黑头”的狗,这只狗知恩图报、懂事听话,却有着一股子倔脾气,因挨了主人的骂,伤了面子,离家出走了几天,最后回到家中一头扎进了泥里,断了气。

  冯骥才说:“天津卫是码头,这个地方的人逞强好胜,另外走南闯北的人都见过,这个地方的人好面子。这个地方的狗也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它也好面子,也讲义气,所以再写《俗世奇人》我先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狗。”一条狗尚且如此,更何况生长在这里的人。两本书中的三十多个故事源自哪里?冯骥才透露,很多故事都是年轻的时候听过,都是民间流传的一些事,“我听到一点由头,然后有虚构出来的,写小说最重要的是有想象力,这是作家的天职。”

  写作时,冯骥才有时会把听说的两三个人的事情融到一个故事里,比如那篇有名的《张大力》。“那个事还是真有的事,其实是霍元甲的事,当年是在天津西门外有一个营造厂,门口就搁着一个石锁,老板在上面写了句话,举起石锁者赏银百两。这石锁搁一两百斤,晃荡一下都不容易。霍元甲到那儿以后,提石锁就跟菜篮子似的,结果背面写了一句话‘唯霍元甲举起不算’。”

  冯骥才觉得,这就体现出天津人的性格,这位老板不是跟霍元甲开玩笑,实际上是在夸霍元甲。“故事一开始我写的是张大力耳朵拴根绳,能挂一个小孩,这个事是我亲眼看过。最后就把这两人搁在一块儿,最后还是用了张大力的名字,霍元甲的很多传奇大家都知道了。”

  □小说结构

  想好结尾才会动笔

  看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会让人想到“三言二拍”,带有中国古典传奇的韵味儿,在创作上他也看重一个“奇”字。冯骥才说:“这在中国过去不叫故事,叫传奇,所谓无奇而不传,如果你的不奇,你传什么?有什么可传的?说白了得让人想不到,但是你写的要很单纯,而且单纯的东西才能口口相传,因为最早是口头文学,后来才变成了文字的文学。”

  这些小说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结尾让人称奇,冯骥才说:“我觉得写这样的小说结尾特别重要,人物的个性也很重要,与其说好的人物不如说是好的个性,但是得有一个好的结尾。这个结尾可能是在某一个细节里,可能是在某一个情节里,也可能在某一个动作里。”他透露,如果一部小说不想好结尾,他是不会动笔的。

  有一次冯骥才去苏州拜访一位老作家、美食家陆文夫,两人去当地有名的德源楼去吃饭。吃完一桌子饭后,服务员上了一碗汤特别好喝,陆文夫特意把做汤的大厨请出来答谢。“当时我说,如果没有这碗汤,这个饭就不那么好了。他问我,你觉得这一碗汤是什么?我说,这碗汤就是小说的结尾,他就说,大冯你是懂小说的。”

  从作家出版社2005年出版《俗世奇人》,至今已畅销130多万册。书中的不少故事被选入中小学教材,还成为考试试题,这也跟冯骥才的小说风格有关,他的小说常常不点破主题,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其中的多层含义。冯骥才说:“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主题就是一个桃核,桃肉别人吃的都好吃,但是吃完了就走了,把桃核扔了,用心的人就把它拿起来。有心的人就把桃核在上面仔细琢磨,是不是还做点雕刻?更有心的人把桃胡砸开了,发现里边还有一个桃仁。”

  冯骥才觉得,一个好的小说家得是杂学家,比如《红楼梦》里面不只有诗词歌赋,还有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都是桃肉,而桃核是读者自己去体会的。“你比如说,看我的《三寸金莲》,有人知道写的是对中国女人的束缚,他看到了束缚的痛苦。”

  《俗世奇人贰》是冯骥才继《俗世奇人》之后的又一部描写天津卫清末民初奇人异士的小说集,收录了十八篇短篇小说,里面的人物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活灵活现,读完小说掩卷之后,会看到活脱脱一群立在书上的天津卫奇人异士。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生动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另外,书中插图选用了《醒俗画报》的一些图画,它们虽然与小说故事不相干,但属于同一时代,能真切地反映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场景,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记者手记

  冯老师惦记着文学债

  冯骥才这些年出的书不少,写的文章也很多,却大多是关于非遗和古村落保护的,小说已久未动笔。采访当天,冯骥才也感慨这些年到处跑,已经很久没跟别人聊聊小说、聊聊文学创作了。他说,有时去外地考察要坐三四个小时的车,就把肚子里的小说构思掏出来想想,“有时会想到特别好的细节,忽然车就到地方了,当时有一种很茫然的感觉。”这些年,像这样胎死腹中的小说太多了。

  《俗世奇人贰》写于2013年国庆节,冯骥才用了一周时间写了19个短篇,他形容当时这些故事就像从脑子里“涌”出来的,春节期间修改后给了作家出版社18篇,自己留了1篇,没准以后还要凑个第三部。在书的后记中,他这样写道:“我知道,我欠自己文学的时间真是太多了。”

  京华时报记者田超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