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沟通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
首先,沟通涉及听众和说话人的意图两个要素。没有听众,交流不会发生。同样地,说话人的意图如果不被理解,沟通就算失败。因此,明白翻译的目标群体是谁,并且确保说话人的意图得到有效传递,这一点至关重要。
“听众设计”的概念由新西兰社会语言学家艾伦·贝尔在其文章《语言风格为听众而设计》中首次提出,该文章于1984年出版后,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根据艾伦·贝尔的说法,人们讲话的时候主要是回应其他人,而讲话人会因听众不同而设计他们的演讲风格。艾伦·贝尔将听众分为四种类型:1)受话者,是讲话人了解的直接目的听众;2)旁听者指在场但未被直接指定为目的听众的人;3)无意识听众,、指的是在话语范围内但并未被指定或认可的听众,如在同一辆公共汽车上的乘客;4)窃听者指的是不知是否在场的听众,如读者或电视听众。
说话者有责任确定他的听众类型,然后相应地设计他的话语。否则,沟通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沟通灾难(下文将举例说明)。
因此翻译就像第一个讲话人一样,需要知道他的听众是谁,并相应地做出回应。这是确保翻译作为沟通发生的主要条件之一。
翻译不一定会带来沟通,沟通不是事先给定的。那么沟通是如何发生的?据Sperber和Wilson(1995)的观点,人类沟通涉及“表达”和“意图认知”。意图的认知依赖于上下文来阐明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而这里的上下文是指能够实现阐述过程的认知环境。所以认为信息一旦表达出来,就可以传达给所有听众,且不用考虑他们的认知环境,这种看法根本就是错误的。
此外,听众的观念和理解受到各自语言和文化的约束和限制。因此,翻译时源语言听众的认知和文化背景与目的语听众不一致,翻译人员需要确定不匹配或缺失的语境,并为其目的语听众提供一种认知环境,使其能够获取和源语言受众一样的信息。
例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中国听众了解这句俗语的文化和认知背景,知道是取自一个蟾蜍和天鹅的寓言,但是英语听众缺少这样的语境,不能理解蟾蜍和天鹅之间的特殊关系。在这种语境之下,我将其翻译为:“Just as a toad craves for swan meat, an ugly man gets a pretty girl.(就像蟾蜍渴望天鹅肉一样,丑陋的男人也想得到漂亮的女孩)”。如此便为英语听众添加了一种认知文化背景,以便解释这个中国俗语。
另一个例子是 “男人四十一支花”。这句话中暗含的语境对于中国听众来说是已知的,但对于英语听众来说是是缺失的。40岁的男人不仅仅是一朵花,而是一朵盛开的花朵。所以应该翻译成“A man at 40 is a like a flower in full bloom.(40岁的男人就像一朵盛开的花。)”
翻译语言就是翻译文化。翻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识别并翻译源语言文本中隐藏的和无形的认知和文化语境,以便目的语听众理解。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种语言和文化不存在同一性。翻译过程中如果要寻找对等时,我们需要明白不存在无差异的对等,而且对等不等于复制。拿一个看似简单的例子来说,走路时有些人的脚习惯向外转,有的则会向内转。这种情况用中文描述是外八字和内八字。中文最初是属于表意语言,是一种象形文字。而英文对应的词语分别是“鸭脚”和“鸽脚”,画面感十足。所以我们可以说,虽然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是中文表达更客观,英文表达更“多彩”。如果把中文“你走路是外八字脚”翻译成英语“When you walked, you had duck feet(你走路时的脚是鸭脚)”,虽然指的是同一个行为,但英语读者感受到的和中文听众感受到的有很大不同。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备胎”。备胎在中英文中都是指汽车携带的备用轮胎,用于不时之需。但是备胎在英文中还有另一个含义,即“人腰部周围的一圈脂肪”,因为腰部脂肪和轮胎很像。同样,备胎在中文也有另外一层引申含义,即“备份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所以 “你有备胎吗”这个问题对中文读者和英文读者来说可能意味着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为了实现翻译上的跨文化交际,需要熟练掌握基于跨文化和语际翻译的处理技巧。 “你要没有树挂住,就挂了”,这句话按字面翻译是“If you weren’t caught by a tree, you’d be dead(如果你没有被树挂住,你会死)”,然而, 这样“挂”的双关用法就会丧失,幽默效果荡然无存。在中文,第一个“挂”是正式的表达,意思是“被抓住”。第二个“挂”是俚语,是 “死”的幽默表达。但英文中“被抓住”和“死亡”显然不是同音异义,无法像中文表达那样达到幽默的效果。所以我想出了英文中的另一同义词表达同样的效果:“If you missed, you’d be missed(如果你错过了,你就死了)。”
将中国文化译入英文的会面对各种语言学方面的挑战,其中涉及同音异义的例子是“无法(发)无天”。 “头发”一词被发音为“fa”,听起来和中文“法”一样。英文中的“头发”一词更是与“法律”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如果我将无发翻译成“bald(秃头)”,将无法的含义扩展为“bold(大胆)”,最后译文就是“You’re the boldest baldie I’ve ever met(你是我见过的最大胆的秃头)”。
有时候只是要找到正确的关键词来填补两种语言间的差距,就像这句话“你要敢死,他就敢埋”中的明确性和幽默感体现在“spare(放弃,留出)”一词上,如:“If you can spare your life, he’ll spare you a burial(如果你不要命,他就埋了你)”。
同样,翻译中的文化挑战也十分有趣。我们知道,假定讲话人和听众具有一致的知识是幽默的关键,所以源语种的参考信息通常被故意舍弃或隐藏,如“失敬,失敬,原来是蔡公公”这句话 。中文里“爷爷或祖父”可以称为“爷爷”或“公公”,但“公公”还有另外一重含义是太监的尊称。如果“蔡公公”译成“蔡爷爷”,就缺少了幽默的意味;而如果译成“蔡太监”,那就不免有些粗俗无礼,幽默感也同样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潜藏的信息放到台前,所以翻译成:“My respects. So you served an empress in court(尊敬的大人,您在宫里服侍皇后)”。
再举个类似的例子:我还有一个标签就是“拆二代”。在中国,如果居民因国家项目建设如建造奥林匹克公园而被迫搬家时,他们会得到大量金钱补偿,一夜暴富。所以如果有人称你为“拆二代”,那就意味着你是一个富有的孩子。所以翻译这类句子时需要展现出相关背景信息,好比这个译文“I’m also known as ‘a kid whose parents got a payout when their house was demolished’(我也被称为‘在房屋被拆时得到赔偿的人的孩子)’。
有时候源语言中的隐喻需要替换成目的语中的另一个隐喻,以便将潜在信息传达给目的语受众。例如“吃黄豆了吧”。烤黄豆是中国饮食中一种常见的小吃,吃了容易使人放屁。所以中国人说“你吃了黄豆吗?”意思就是问“你放屁了吗?”但是英文 “你吃黄豆了吗?”和“你放屁了么?”有很大不同,但冗长的解释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让表达不够自然。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将“Did you eat soybeans(你吃大豆吗)?”改为“An upset stomach(你胃不舒服)?”。
最后,我想说翻译不是照镜子,而是再创造的过程。翻译后的译文是全新的文本,有自己的生命,同时为我们看待原文开辟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