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文艺报社近期举办“砥砺五年”系列研讨会。8月28日,该系列第三场“砥砺五年——报告文学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出席并讲话。十余位作家、评论家围绕五年来我国报告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题材类型、艺术特色、理论问题及其发挥的作用等议题展开研讨。研讨会由《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文艺报》副总编辑胡军与会。
讲述中国故事 反映时代巨变
何建明在讲话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报告文学在抒写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阔步奋进,而中国梦和中国故事理念的深入人心也让报告文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广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难得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涌现出的一大批报告文学佳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或展现重大事件,或宣传典型人物,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和国际地位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报告文学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除专业作家扎实创作外,不少普通百姓也用自己的文字讲述发生在身边的精彩故事,展现了报告文学这一文体勇立时代潮头、记录历史变迁、反映人民心声的独特魅力。
《中国作家》主编王山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很多方面都出现了明显变化。报告文学这种文体与我们的时代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发挥了以文学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记录中国经验的优势。报告文学作家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计民生各个领域提供了许多富有价值和深度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发表,让报告文学界感到春风吹拂般温暖,报告文学创作的环境和氛围显著改善。国家和社会各方面激动人心的成就,为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肥沃的土壤和无尽可能性。中国故事并不是作家们创造出来的,而是各条战线的劳动者用实际行动创造的,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报告文学作家对社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处理题材、表达内容等方面的能力。
评论家张陵认为,报告文学是文学的“轻骑兵”,总能敏感地呼吸到时代的气息,并及时地将它捕捉和传递出来。报告文学作家深入生活、思考生活,具有独到的思想能力和思想优势。中国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对世界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在向我们展示出一个新的“中国时代”的风貌。这是中国报告文学发展的新机遇,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机遇。在新的“中国时代”里,文学的中国故事一定会更精彩。
题材类型丰富 主题特色鲜明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表示,五年来,我国报告文学创作出现了新的格局、新的气象、新的变化,成就喜人。不少现象级报告文学作品的出现,受到社会和读者广泛认可。脱贫攻坚、生态文明、英雄叙事等表现主旋律、呼应时代发展脉搏的主题创作成为鲜明亮点;抗战题材创作成果丰硕、影响广泛,许多作品多向度、多维度地向历史纵深开掘;草根叙事和平民书写悄然兴起,甚至不少小说家在创作中都吸收借鉴了报告文学的创作手法和方式。五年来,我国报告文学作家队伍不断壮大。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连续举办五届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吸引了大量作家积极参与。鲁迅文学院首次举办报告文学专题高研班,为报告文学创作培养后备力量。
《北京文学》主编杨晓升说,报告文学以其真实、直观、集中、理性、快速、大视野、信息量以及特有的感染力,成为文学创作领域的突击队。五年来,我国的报告文学创作紧跟中华民族追寻中国梦的步伐,一方面深情回望历史,一方面浓墨重彩讴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关注现实、展现建设成就之作不断涌现。很多作家的写作更注重亲历与调查,在保持直面现实的同时更具有亲和力。
军旅作家董保存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发展,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五年来,军事题材报告文学创作紧跟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步伐,同步反映了人民军队的重大变革、重大行动,展现了新形势下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风貌,奠定了这一时期军事题材报告文学在整个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了应有贡献。广大军旅作家还对军事历史题材进行深入开掘,寻找我们这支人民军队的初心,为改革强军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占据重要位置。中国林业文联副主席李青松注意到,五年来,生态报告文学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它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把自然作为抒写对象,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人的责任与担当。在记录中国绿色发展的进程中,生态报告文学成为天然林禁伐和治理雾霾、江河污染、土地沙漠化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事件另一种形式的档案和备忘录。在他看来,生态报告文学除应呈现绿色发展中的困惑与无奈、阵痛和艰难、失望与绝望,更要呈现绿色发展中的勇气和力量、抗争与奋进、希望与幸福。
贴近社会现实 提升艺术品质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传会认为,五年来,中华儿女在寻梦之路上砥砺奋进,在这场变革中报告文学作家没有缺席,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之作。这些作品记录时代、书写历史、讴歌情怀,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充分体现了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精神品格和批判思想,反映了报告文学作家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年来,无论是中国报告文学排行榜入选作品、徐迟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还是“中国报告”专项工程推出的中短篇报告文学作品,无不讲述了一个个极有感染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特色鲜明、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这些作品谋篇布局精巧,叙事方法灵活多变,语言富有特色,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评论家程光炜表示,报告文学的文体功能通常在历史转折时期更为突出和活跃。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要求作家有宏大的视野和历史的穿透力,客观辩证地看待所写题材的复杂性,同时还要表现出普通人物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命运,为历史留下一份忠实记录。
报告文学作家丁晓平说,五年来,报告文学在讲述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想的伟大使命中发挥了生力军、排头兵的作用。报告文学作家讲好中国故事要有“现场感”,永葆宽容之态度,全身心地回到并融入历史和现实的“原现场”中去,节制、理性、优雅地完成叙事;要有“方向感”,永葆良善之情怀,向真向善向美,给人带来温暖、光明、力量和希望;要有“纵深感”,永葆正义之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出体现民族、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学作品。
评论家张志强说,当前报告文学创作数量庞大,这是令人欣喜的,但还需要在创作思路、形式手法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提升。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时代,需要作家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报告文学的理论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