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写游记的年代,但作家的游记既有名人效应,也有鲜明的行文特色。毕淑敏在北极之旅后,以《破冰北极点》谈旅行的意义;冯骥才游历欧洲,将自己的见闻随感写成《意大利读画记》《远行,与异文明的初恋》;贾平凹则将自己具有地理书写特色的38篇散文集结成《贾平凹游记》……名家热衷旅行文学,他们的游记视角独特及思考感悟,架起了读者文化认知的桥梁。
游历世界 带回地域写真
2016年7月27日,65岁的毕淑敏成功登上北极点——工作人员反复测量后,确认位于北纬90度0分0秒的一块巨大浮冰。在亲赴北极点实地考察并查阅了数十万字的资料后,毕淑敏决定将这次旅行经历写成书,“在世界尽头谈谈人生这场漫长而孤独的旅行”,这便是由博集天卷策划、湖南文艺出版社共同出版的《破冰北极点》。书中不仅有作者探险过程的记叙,也有对北极风光和历史人文等内容的描写。
“有时写作来自一种机缘。”2016年,冯骥才应邀去意大利出席好友韩美林的艺术展览开幕式,之后便来了灵感。他走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殿堂,并用游记的笔法记录下他在那些不朽名作前的所思所想,作品集结成册——《意大利读画记》。“作家看画,看画后边的东西。其实画后边的东西不是看出来的,是读出来的。所以这本小书的名称是‘读画记’。”该书责任编辑申尧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意大利读画记》通过中国文化的视角看待意大利文艺复兴,并借此传达尊重文化的精神。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远行,与异文明的初恋》,是冯骥才的另一本游记随笔。书中记录了其游历法国、英国、奥地利和俄罗斯四国的见闻杂感,包括“英伦探幽 泛舟康河”“法兰西 邂逅缪斯”“奥地利 聆听圆舞曲”“俄罗斯 听普希金读诗”4个部分,既是作家写画家,又是画家写作家,亦文亦画,是一本典型的冯骥才式的作品。
陈丹燕写过数本有关旅行见闻的图书,在其最新作品《驰想日:〈尤利西斯〉地理阅读》中,她跟随名著《尤利西斯》中的情节,在爱尔兰完成了一场文化与历史、文学与地理的深度阅读。“《尤利西斯》里有很多关于气味、食物、光线的描写,人在那个地理位置上可以找到。如果找到了,坐在相同的光线下面,可能会对我的阅读有帮助。”陈丹燕的地理阅读耗时颇长,这本仅有10万多字的阅读笔记,陈丹燕前后却去了4次爱尔兰,写了3年时间。
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游记》也是一本具有地理书写特色的游记。书中收录了贾平凹从20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38篇文章。“这些文章不是惯常所说名山大川、风景名胜的记游,更多是作者随步而发、即目所记的地域写真。”该书责编贾江涛介绍,贾平凹的游记作品不多,这些文章无论从地域性、人文性,还是写作方式,都各具特色。
借物言志 传递文化力量
“读游记作品,大多读者怀有功利之心:功利之一是欲求其‘攻略性’,功利之二是欲得其‘慰藉性’。我倒觉得,《贾平凹游记》里这些文章并没有刻意而为地去引导读者发现什么或求获什么。”贾江涛说,在贾平凹朴拙而又不失讥诮的文字中,她更多感受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以其中一篇《一个有月亮的渡口》为例,关于“渡口”,作者说,“山民们所夸道的繁华处,其实小得可怜”。可就是这“小得可怜的渡口”,有黄昏的寂静、夜晚的繁杂,有旅社老板与撑排人的戏谑,也有作者由月亮而生的感慨:月有阴晴圆缺,由圆到缺、由缺到圆,一天一天更新着世界的内容,难道它现在终止了时间的进度,永远给我的将不是一个满圆吗?如此,由实而虚,由眼前到内心,文章意境得到升华。
6月16日是一年一度的“布鲁姆日”,这是为纪念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而创设的一个节日。陈丹燕在《驰想日:〈尤利西斯〉地理阅读》中记录道:“的确是快到午夜了,不过初夏的都柏林,街上仍行走着一队队布卢姆日漫游小组,最后的两个小时,跟着布卢姆和斯蒂芬到酒吧,到夜晚的街道上,到烧过羊腰子的厨房里去……”“先要观世界,后有世界观。”借助地理阅读的方式,陈丹燕找到了一个亲近外部世界,也熟悉自己内心的途径。
“冯先生不仅让我们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异同,还提出许多问题让我们深思。”《远行,与异文明的初恋》一书的编辑彭秋实说,书中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冯骥才探访莎士比亚故居。在一片依旧是中世纪栅栏格式的街区里,莎士比亚出生的老屋、1574年出生的登记册、去世时举行葬礼的小小圣三一教堂,以及那些做铁匠、酒商、零售商和开肉店的邻居与亲友的老宅,还都原样保存在原地。
在申尧看来,读懂《意大利读画记》的钥匙也是“比较”,“冯骥才先生试图将东西方文化,通过艺术本身或对待艺术的态度,进行比较”。然而,这本书看起来是写意大利,但仍离不开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冯骥才曾说,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是他的经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财富也是它的经历和传统。以绘画为例,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由于没有西方那样的科学与人文的背景,中国绘画则是散点透视。然而,这不表明中国绘画落后于西方绘画,中国画在表达主观与抒发自我方面,达到了至高的境界,这种基于自身文化基因成长起来的艺术理念并没有优劣之分。
引导审美 构建认知桥梁
名家游记,特别是写在国外的游历见闻颇受图书市场欢迎。“相对于历史散文、文化散文等诸多散文形式,游记散文可能是更接地气、更接近读者的一种文体。”贾江涛认为,读者对游记类图书的审美取向渐趋多元,她倾向于策划具有一定文学性和文化底蕴的游记类图书。“追求真善美,不仅是潜藏于读者内心的巨大需求,也是图书出版应该影响乃至引领读者阅读趣味的明确方向。”贾江涛希望读者通过游记作品,提高审美文化品位。
“名家的游记,带着名家认知文化的独特视角,读来让人开阔视野、收益颇丰。”在彭秋实看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外出旅行,然而许多人与当地的文化处于割裂状态,游记特别是名家的游记充当了两者间的桥梁。此外,旅行游记一般都配有精美图片,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类图书了解异域风情,让眼睛解解馋。申尧也持相似的观点,他说,当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便会有意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对艺术的追求也随之而来。“读者阅读游记类图书,有的是为了满足对某个地方的好奇,有的是闲来无事随意翻翻,有的则纯粹把游记类图书当作旅游攻略来看。”申尧建议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读者开发适合他们阅读的游记类图书。
“读者对视觉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在图片的选择和搭配、封面设计、推广文案上都要考虑新一代读者的趣味。”《破冰北极点》一书的策划编辑董晓磊说,毕淑敏喜爱自然科学,她在美洲拍下的海鬣蜥照片受到广泛好评,读者对她科普的海鬣蜥相关知识也反响热烈。“在内容方面,游记类图书会更追求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冷常识。”董晓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