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传统文学>正文

毕淑敏:游记写作,重要的是分享

时间:2017-09-19 16:29:57    来源:爆侃网文综合整理    编辑:爆侃网文 字号:TT

  继《非洲三万里》《美洲小宇宙》之后,近日,毕淑敏再推新作《破冰北极点》。这次,65岁的毕淑敏登上了北极点。

  “站在北极点之上,四处眺望,所见之处皆为南方,那种感觉令人惊喜。”毕淑敏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北极之旅中,与北极熊的邂逅令她印象深刻,“它在冰海中肆意漫游的白莲花般的身影,给我以巨大的感动。那一刻,我觉得人类作为地球智慧生物链之首,负有让地球生物共同生存下来的责任”。

  毕淑敏对极点的冰和雪很感兴趣,“先拨开表面的积雪,从底下捏一小撮净雪渣,伸出舌头尝了尝”,北极雪颗粒很大,不黏,粒粒分明且有嚼劲,好似半透明的冰小米;她又找了一块被破冰船犁开,如蓝宝石一样的海冰,“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舔了一口。咦,完全没有海水的咸涩,如清泉一般甘甜”。好奇心是驱使她世界旅行的动力,“如果天天都过统一刻板不变的生活,走同一条道路,看同样一拨人,做同样的事儿,说同样的话……把一生过成了一天,也是一种状态,而我不喜欢这种预先知道答案的活法”。据统计,毕淑敏已经走过全球73个国家,足迹遍布七大洲、四大洋。

  “匆匆掠过,不深入了解一点相关的历史文化,身体到了心未到,花费了时间和金钱,有点暴殄天物。”在写《破冰北极点》前后,毕淑敏查阅了几十万字的史料,为便于学习,她还搬到首都图书馆附近居住。她表示,写个人旅行经历和感悟,是为了让那些和她处于同一频道的朋友感受美和趣味。对她而言,写作最重要的意义是分享、思考,所以写心灵、写旅行都一样。

  《破冰北极点》中有很多关于探险的历史。而对于孤身涉险这种事,毕淑敏并不陌生。“我16岁去的西藏,看星空,看雪山,看无边无际的沙漠、荒漠,这些对我世界观的形成影响挺大的。”在那里,毕淑敏从事着让人难忘的医务工作。“对于年轻的女孩来说,这些经历会让人感到生命非常脆弱短暂,和雄伟的大自然相比非常微不足道。”自此,珍惜生命、好好走完自己的一生等观念,便铭刻在她的心中。

  “英国19世纪的诗人威廉·柯珀,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但让我深有同感的却是一段家常话。他6岁时丧母。在母亲去世47年之后,53岁的柯珀写信给朋友,‘可以坦诚地说,我没有一个星期(或许可以准确地说,没有一天)不想妈妈’。”在毕淑敏看来,不同年龄段、不同心境的人看到的风景大不相同,而自己的游记不单是旅行的记录,还拥有更多层次的感受。

  “在北极点闭目冥想的瞬间,我看到了去世多年的双亲。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余归途。”毕淑敏坦言,父母在冬季去世,寒冷和冰雪,与她最痛苦的记忆紧密相连。她也常常在自己很高兴或是很悲伤的时刻,吃到天下美味看到瑰丽美景的时刻,想到已经逝去的父母。“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希望与他们分享,有一种与他们同在的深刻愿望。”毕淑敏说,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不必搜肠刮肚地寻找太多的意义,生命存在本身就是可贵的。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