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样的春天》首次引进国内。(出版社供图)
曾有文学评论家半开玩笑地说,法国作家、诺奖得主莫迪亚诺,一直在写“同一本书”———他笔下的主题与题材似乎总绕不过对逝去记忆的追踪。最近,莫迪亚诺《狗样的春天》和《废墟的花朵》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引进国内,同样延续了一贯的风格: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找寻模糊的记忆和消逝的青春。
法国曾在2013年出版“莫迪亚诺10本合集”,专门收录了《狗样的春天》。莫迪亚诺对此表示:“这10本书首次作为合集出版,可以把它们看作是我的所有作品的‘脊椎’。”《狗样的春天》的译者徐和瑾,以翻译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而为读者熟知,《狗样的春天》是他去世前留下的最后几部译作之一;《废墟的花朵》则由傅雷翻译奖得主胡小跃操刀翻译。
莫迪亚诺笔下的巴黎是神奇的,人们能在街的尽头遭逢奇遇,从蒙马特到西岱岛,到香榭丽舍,到圣日耳曼大道……普鲁斯特在100年前用了毕生精力完成了七卷本 《追忆似水年华》,莫迪亚诺则用他所有的作品谱写了一段关于巴黎、关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似水年华。不过,相较于普鲁斯特,莫迪亚诺的小说还受到了侦探悬疑大师乔治·西默农的影响:身份成谜的故友,暗影憧憧的别墅,巴黎这偌大的城市能藏下千千万万人的小秘密。就像《废墟的花朵》,一桩时隔多年的谋杀案引起了小说主人公的兴趣,他想要找到那些已经被时间模糊的姓名和背影,如同拼图般拼凑出当年的真相,但随着调查展开,更多的疑问却层出不穷。
《狗样的春天》和传奇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64年春天,“我”认识了摄影师冉森———罗伯特·卡帕的朋友。两人有过短暂的友谊后,他突然失踪了,有人说他去了墨西哥,带着所有的照片,没有留下一点存在过的痕迹。30年后,偶然发现的一张照片又勾连起那些尘封的往事。
记者获悉,《狗样的春天》和《废墟的花朵》的封面设计灵感,正来自《狗样的春天》 中的一句话:“我们的记忆和照片差不多,只是一些短暂、即时的片段。”脱下书籍护封,两本书的内壳以黑色为底,分别采用了印金和印银技术来印刷手绘人像,恰恰如同一张久远的胶卷底片。护封上的黑白老照片处理成撕开的效果,犹如记忆的层层叠叠,需要像老照片一样一层层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