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无法绕过的话题,他以其独特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打开了唐代诗歌的崭新局面,其作品即使穿越了千年,仍崭新如初,读起来酣畅淋漓。
凤凰出版社推出的精品力作《李太白全集校注》,共计300多万字,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李白学会名誉会长郁贤皓将近40年来对李白研究的成就,堪称当代李白研究的最新总结和集大成之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意义。
调动资源 全力以赴
《李太白全集校注》出版于2015年12月,2016年3月推向市场。一年时间,首印3000册即销售一空。2017年4月,第二次印刷2000册。截至目前,销售已经大半,作为一套大部头的图书,可谓销量喜人。读者对这部书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样一部备受学术界和读者赞誉的著作背后,是校注者和出版社编辑团队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
凤凰出版社社长姜小青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因此必须抱着打磨精品理念去做这项工作,才能不负千百年前的李白和当代的书迷。在郁贤皓先生确定将书稿交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之后,我们立即就将《李太白全集校注》列为重点项目,精心制定出版计划,调动各方面资源,上下一心、全力以赴。”
谈及出版《李太白全集校注》有哪些经验分享,姜小青说,精选权威的整理者,才能保证学术的水准和价值,“郁贤皓对李白集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曾有过多部李白研究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声誉,加之本次校注所用宋本底本,是现存最早的李白全集本子,价值最高,收诗最多,这都保证了《李太白全集校注》在学术上的高起点。”
“《李太白全集校注》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0—2020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是一项重大出版工程,因此,在出版、编校上,更要保证质量。”据姜小青介绍,本书的责任编辑李相东和美术编辑姜嵩,都是出版社的中青年骨干,多次负责社里的大型出版项目,获得过各种荣誉。
紧密协作 潜心耕耘
说起校注者郁贤皓,姜小青感慨颇深:“《李太白全集校注》出版时,郁贤皓先生已经是84岁高龄,但他仍坚持全校样改校,直至付印。李相东每次从郁贤皓教授那里带回重重的一摞半米多高的校样,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改动,一丝不苟的字体,都感动不已。”
因凤凰出版社和郁贤皓都在南京,出版社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在图书编校过程中,无论是开本的选择、内文版式的确定、封面设计的风格,还是在编校过程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疑难问题,事无巨细,李相东都一次又一次赶赴郁贤皓家中,当面请教。李相东说:“每一次交流,都让人如沐春风,收获满满。郁贤皓先生沉潜几十年、默默耕耘的大家风范,也让出版社的每一位同事感佩不已。”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李白和李白集的版本传承,我们还精心选择了12幅彩色图片作为书前插页。”姜小青提到,这些彩色图片之中有故宫南熏殿藏《唐翰林供奉李白像》、李白唯一传世书法真迹《上阳台》帖、李白青少年时期居住和生活过的陇西院等,“书中多类图片,或李相东到现场亲自拍摄,或多方搜求,来之不易。有了这些图片,读者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
此外,为了方便读者使用和检索,李相东还精心编制了篇目索引,附于书后。
完备体例 装帧精美
通常大众都觉得,古籍是不易被读懂的,于是古籍往往就成为学者的“孤芳”。如何打破这个局面,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打造更易让普通读者阅读的诗歌古籍,也是郁贤皓和出版社在不断思考的。
除了精选底本,正本清源,实证为本,考论结合之外,作为在21世纪最新推出的校注本李白全集,如何做得更好?姜小青说:“除了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视角之外,体例的兼容并包,是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李太白全集校注》“三十卷+附录”,卷次编排更加清晰、合理,使用更加方便。又比如在评笺部分,校注者褒、贬同取,历史上对李白诗文的批评意见,也是有代表性地选取,并不是仅仅罗列“誉美”之词,这样,也更有利于读者对作品的全面理解。郁贤皓的按语,附于篇后,也集中体现了校注者在40多年李白研究中的发明和创见。
在版式设计和装帧形式上,曾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荣誉的姜嵩几易其稿,不同形式的多个封面、正文都打印出样张,反复比对,最终确定下来目前的形式。据姜嵩介绍,正文采用繁体竖排,保留了古代典籍的特点,版式疏朗大方,字大行疏,又便于当代人使用和阅读。姜嵩说:“我们正文用纸采用纯木浆纸,手感细腻,装帧采用布面精装,外加函套,可以继承传统古籍的装帧形式,同时又能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