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距离最近的天体月球遍布陨坑,为何地球能幸免于难?
我们到底是生活在一个永远膨胀的宇宙中,还是生活在一个无限循环的宇宙中?
是否有来自遥远文明的陌生飞船曾经在地球上方盘旋,被亮闪闪的蜻蜓、懒洋洋的爬行动物、长啸的灵长类动物或者惊讶的人类观察到?
经典科普读物《宇宙》出版至今,已有37年,然而书中涉及的诸多问题皆不过时。“在《宇宙》一书中,你永远不会感到科学边际的局限。科技的边际时时更新,但你关注的已不再是科技的边际,而是史诗般的科学探究对地球、对人类、对你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海登天文馆弗雷德里克·罗斯馆长尼尔·泰森如此评价。
9月23日,作为北京阅读季秋读重点活动,卡尔·萨根的这本《宇宙》在中国科技馆的“中科馆大讲堂”举行了盛大的座谈会,北京天文馆副馆长、本书译者陈冬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以及本书的出版方负责人何醒一起参与了讨论和分享。“卡尔·萨根奖”唯一华人获得者郑永春博士通过精彩的视频,向在场读者讲述了卡尔·萨根和他的《宇宙》。
三十余载,荣誉不断
被评为“塑造美国”的88本书之一
1980年,时年45岁的卡尔·萨根大胆地将当时方兴未艾的特效技术应用到13集电视纪录片《宇宙》中。这是在电视节目中的首次尝试,给萨根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同年,《宇宙》一书由兰登书屋出版,以精湛的文笔、多维的视角、深刻的哲思,以及恢宏的背景和厚重的历史感,出版后便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70周,次年获雨果奖,出版三十余载,仅在美国就印刷了40余次,全球发行量达500万册,《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等各大媒体纷纷撰文报道。BBC甚至评论说,如果我们有机会向遥远星球上的图书馆寄去唯一的一本书,那么非《宇宙》莫属。近期,美国国会图书馆又将其评为“塑造美国”的88本书之一。
国内科学界对《宇宙》同样好评如潮。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便组织人力译制《宇宙》电视纪录片,《宇宙》中文版也在国内科普名家李元先生等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内出版。《人民日报》《科普创作》等媒体也多次报道称颂卡尔·萨根及《宇宙》。
斯人已去,经典重铸
脱离时间、地点的束缚,适用于任何一代
1996年12月20日,萨根因患骨髓癌并发肺炎去世,终年62岁。著名古生物学家兼作家斯蒂芬·古尔德叹曰:“这使我联想起尼赫鲁对圣雄甘地之死的感觉——光明消失了,黑暗笼罩了一切。”
这位充满热情的科学普及家,将科学从象牙塔中带到了普罗大众的面前,他开拓了一条科普的道路,并激励着无数年轻学子投身此道。他参与了NASA的阿波罗探月计划,是水手9号航空成像技术组的一员,设计了先驱者10号上的“地球名片”,组织构想了在旅行者号探测器上安置“星际唱片”,说服NASA拍下著名的“暗淡蓝点”。阿西莫夫将其推崇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科学普及家”,中国现代天文事业奠基人李珩先生则盛赞萨根“是当代的弗拉马利翁之一,他在科学普及上的非凡才能从《宇宙》一书及电视片的编剧中得到了证实”,并赞扬此书“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以及生命的起源进化和地外文明的探讨等等都熔于一炉而大放光芒”。
斯人已远去,他的作品却从未过时。《宇宙》中对地球上各种事件的猜测都令人惊讶地成为真实的预言,从地外生命探测,到海盗号着陆器在火星上的模糊发现,到他梦想的可能在等待我们的土卫六。虽有一些知识已然更新换代,但萨根阐释科学的纯熟技巧、对科学探讨途径的阐明,始终是后来者的楷模。
《宇宙》致力于探索史诗般的科学探究对地球、对人类、对你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已经脱离了时间、地点的束缚,对任何一代都适用。如今,经过近两年的打磨,这本经典著作终于又能与中国的读者见面,保留了原作蓬勃的科学热情,增补了更新的知识,另有作者卡尔·萨根小传,经典重铸,未曾了解过的读者亦能尽情感受萨根的魅力。
卡尔·萨根在科普界备受推崇,然而普罗大众对他难免认识不足。为弥补这个缺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版《宇宙》特意制作了作者小传《宇宙漂泊者——卡尔·萨根》。国内诸多专家学者撰文支持,萨根生平面面俱到,另有《时代周刊》等国外权威媒体专题采访,所有内容都经由德鲁彦—萨根协会官方审定,权威准确。册中尚有德鲁彦—萨根协会提供的多幅照片,读者可一睹这位不修边幅、生机勃勃的“科学代言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