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晚,由《山花》杂志社、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文学院“精读堂”共同邀请,诗人于坚在贵阳“千翻与作”书店作了题为“诗领导生命”的精彩讲座,同时为《山花》与贵州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诗人面对面系列丛书第一辑”《在写作中寻找方向》进行了签售。
于坚指出,对于作家、诗人而言,是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对于读者而言也是一样的,我们也在阅读中寻找方向。而今天,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方向的时代。物质主义的强大并不等于精神生活的满足。今晚的题目,也是这几年他深入的思考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写作。由此,他展开了题为“诗领导生命”的、极具思辨性的讲座。
于坚说,人通过语言觉醒,语言使人从黑暗中升华起来。“人”不再是“物”的意义上的人。人一生下来就是“向死而生”,这是一个“人”的问题,而人一生都活在追问之中,艺术(诗歌)必须要对此作出回答。
关于什么是诗的问题,于坚指出诗是“非常道”的世界,诗应该是一种宗教性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修辞造句,要能够勾引灵魂。诗所面对的是时间,而诗的创作是在空间中完成,文字占据一个空间,这个空间要在时间中得到认可,这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于坚说:人的高明之处是可以发言为诗。文明,就是以文照明,照亮魅惑我们的不可知的力量。
于坚说,“现代人的文身也表明,文字、语言这样的东西,是有着力量的。我们在今天,需要用文字、语言、诗歌的力量,去领导我们生命‘向死而生’,找到本质和源头的意义。”
在与《山花》主编李寂荡的对话环节中,于坚回忆了他上世纪90年代在贵州参加《山花》组织的“红枫湖诗会”的经历,“参会者有郑敏、谢冕、陈超……我们在红枫湖的一条船上展开聚会,后来诗坛中的很多问题,就是从那条船上讨论出的,那是一次被中国当代诗歌史忽略的会议,没有红枫湖会议,就不会有后来的盘峰诗会。”
同时于坚也表达了他对《山花》的推重,希望《山花》能够将先锋、纯粹的气质一直保持下去。于坚说,“《山花》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是中国最重要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的阵地。”“《山花》有这样的眼光,我觉得与贵州的传统有关系。王阳明为什么能在这里悟道,是有原因的。”“《山花》给了我们这样的作者很大的信心。何锐退休后,还担心《山花》会不会变得平庸,但看来不会,因为李寂荡做事非常认真,也很具有眼光。”
贵州省作协党组书记张绪晃、《山花》老主编何锐、诗人唐亚平、画家曹琼德等作为嘉宾出席了活动。
最后,于坚作为李寂荡主编的《在写作中寻找方向》一书入选诗人的代表,还为此书进行了签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