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典》作品研讨会于9月27日在北京举行
《唇典》封面
《唇典》作者:刘庆
东北亚波澜壮阔的心灵史诗《唇典》作品研讨会于9月2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作家出版社、辽宁作协和《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共同主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作家出版社总编辑黄宾堂、《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收获》杂志副主编钟红明等20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
54万字的长篇小说《唇典》是由东北作家刘庆耗时十五载完成,今年四月载于《收获》杂志长篇专号2017年春卷,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小说以一个长着一双猫眼的“命定”萨满的视角,在辛亥革命至改革开放初期的漫长时间跨度里展开叙述,描绘出东北东部山区一个叫做白瓦镇的满汉杂处之地的众多人物的命运沉浮,全景再现20世纪东北跌宕起伏的变迁史。
作品的出版引起文学界的关注,多位文学评论家给予肯定。
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说:“刘庆通过对萨满文化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殊异而独特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理解生命的方式,刘庆在小说中呈现的萨满文化的豁达与温暖,宽容和柔情,对自然的敬畏和生命深沉的大爱,对现代社会来说,是一种独特而新鲜的价值标准与伦理观念,这是东北的高山大河、冰川莽原孕育出的思想结晶,是东北先民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说,刘庆的小说赋予了“唇典”这个词新的意义——就是口口相传的民族史、民间史,是要向一切口头文学表达崇高的敬意。这些口头文学包括东北大地的创世神话、民族史诗、历史异文,通过这一切勾画出东北百年的文化史和心灵史。刘庆为了这部书做了很多案头工作,他是写了一百年东北的历史,他不是写事件,是在写历史事实,所以他不是还原一部文字的历史,他还原的是一部口头的历史,是活在民间那么多人口头上的一部历史。这样的一部厚重的《唇典》决定了刘庆他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去思索人类命运的变迁,去关照世界万物。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在评论中指出,小说超越了文化的狭隘和自恋,对于萨满教和萨满的描写,既不祛魅,也不加魅,既写出了宗教的世俗性和人物的世俗性,也写出了宗教的神性和人物的神性,对于宗教和具体的人的关系的把握实事求是,准确、可信、可敬。作家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萨满和萨满教的合法性注疏,而是探讨历史发展中人类精神世界的原生和变化轨迹。《唇典》的这一哲学高度,使它与众不同。
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认为,通过《唇典》这部作品能够看出作者刘庆确实下了很多苦功。这样的作品不完全是虚构,需要作者对这种文化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所以需要作者对那种文化做相应的调查、研究。刘庆《唇典》里写的萨满,其实是一种对生命的和解方式,是东北这么广袤的一块土地给人的一种对生命和解的历练,最典型的就是大萨满对柳枝生孩子时候的开悟,特别有生命和解的象征意味。刘庆在书中特别强调说每个人都是时光的弃儿,都受到过伤害,我们每个人都是罪人,都伤害过别人。我们对一切的抱怨、对自己伤害别人和被别人伤害的过往,时间是唯一的良药。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春林在研讨会上说,刘庆这部作品经过了多年的精心,“我们终于等到了这部厚重异常的长篇小说《唇典》。在两次认真地读过《唇典》,两次不无艰难地从《唇典》的艺术世界里跋涉而出之后,我终于不再能抑制住发自内心的兴奋。这么多年来我内心中所殷切期望于其实素未谋面的作家刘庆的,正是他能够尽早奉献给中国文坛如此一部相当罕见的沉甸甸的具有史诗品格的厚重长篇小说。”
刘庆和他的作品都植根于东北大地,他希望这部小说能够唤起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精神原动力的再度追寻,“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来处与去处,让历史与今天建立血脉联系。”
此次同《唇典》一起出版的还有刘庆的另外两部作品《风过白榆》《长势喜人》,这两部长篇都曾刊载于《收获》杂志。
(摄影: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