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杜绝历史虚无主义,推出更多传播中国价值、体现中国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的高质量历史题材文学精品,中宣部出版局和中国作协创研部近日共同举办历史题材作品创作出版研修班。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及部队的40位作家与来自全国39家出版社的39位编辑相聚北京,在为期5天的学习中,聆听文学、史学、出版方面专家和作家的专题报告,结合历史题材创作和出版的经验体会,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理解,探讨当前历史题材创作存在的问题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对历史的深刻把握
本期研修班由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拥军作开班报告,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作结业报告。研修班邀请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齐彪、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长江出版集团原总编辑周百义和军旅作家王树增作专题报告。
李敬泽在报告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从1840年走到今天,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现在正在实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对我们的历史的共识和信念。历史题材创作首要的问题是历史观问题,也就是中华民族对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根本共识,这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事。主体性问题、认同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考验,诸多事例表明,历史虚无主义是混乱、分裂的肇端。一个现代国家,不仅仅是由人民、疆域等一系列要素构成,也是由人们对过去的共同认识和情感维系着。广大文学工作者在树立和传播正确的历史观、打牢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和情感基础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他分析了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和文学创作中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表征,提出在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高度尊重亿万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牺牲的历史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197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震古烁今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是我们亲身经历的历史,需要有宏阔的眼光,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总体上去认知和把握。他谈到,无论是历史题材小说,还是大众历史写作或通俗史学,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创作还不能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我们的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理论上实践上都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都还有待建设、有待探索。中华民族的航船正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人民对自己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认识也正在进入一个新境界,历史题材作家们要清醒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努力攀登新的高峰。
张拥军在报告中说,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满怀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从我国丰富的历史资源中汲取营养、选取素材,做好历史文学创作和出版工作。要有历史担当和政治担当,善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准确把握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坚决杜绝历史虚无主义,避免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潭。要发扬历史文学创作中的优良传统,找准定位、找准方向,多创作好作品,多出版好图书,共同促进我国历史题材文学的繁荣发展。
齐彪从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选择的道路、正确认识党在长期奋斗历史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等五个方面,结合当前党史研究的新成果,对党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做了阐述。戴锦华从文化切入历史谈到,世界整体正遭遇着一个历史纵深的消失,而我们现在对传统历史的寻找,正为我们赢回历史。王树增介绍了历史题材创作的体会,分享了自己的三个坚信:坚信信仰的力量、人民的力量、真实的力量。周百义梳理了中国历史小说发展简况,对繁荣历史小说的创作和出版提出了建议。
树立正确历史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作家和编辑们围绕研讨主题,结合学习体会,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对于写作者和出版者来说,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一直都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或学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价值观和哲学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创作并出版了一大批兼具文学品质和思想内涵的优秀历史题材文学作品,但也出现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加上趋利思想的影响,出现了戏说历史、把历史娱乐化,甚至以“揭露历史真相”为名,肆意解读历史或解构历史的乱象。这都需要我们在思想上高度警觉,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追求史德、史识、史才兼备。
鞠利提出,对历史的认识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在看待各种问题时擦亮双眼。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应当观照现实,照耀未来,给人类精神的力量,给民族以希望和理想的光芒。这才是历史小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所在。
陶纯提出,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一定会端正创作态度,站稳创作立场,有主见,有远见,有定力,而不是人云亦云,不会跟着社会不良潮流起哄冒泡,应该自觉抵制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对我们的历史进行解构和污蔑。
祝勇认为,历史写作的前提是尽可能地搜集史料,但要形成文本,还需要宏大的视野和深厚的精神根基。要从细节中超脱出来,既要体现具体时空在人物身上的投影,又要放到大的时代背景去考量,站在全人类的视角去回看历史。
赵世鑫谈到,在网络上读到一些有趣的关于历史人物的小段子,查了史书才发现都是抽取出来的一些片段,是断章取义,有的甚至是望文生义、歪曲史实,还是应该放到历史背景中去,从整体来把握。
以敬畏历史之心从事历史题材创作和出版
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是历史题材创作应有的基本态度,这是作家们的共识。张雅文谈到,历史事件不能违背历史,随意戏说。张子影认为,写作者要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心里对历史有深入准确的把握,才能从事这项工作,否则就要慎重介入历史小说的创作和出版。谢锦谈到,历史上的说书演绎、戏曲中的高台教化,包含着基本的道德正义等传统文化内涵,而现在的一些戏说则没有。晴了认为,戏说是一种过度娱乐化,在网络小说创作中应该尊重历史的真实。
历史题材创作中如何正确把握文学与历史真实的关系,是大家较为关注的话题。杜文娟说,自己在写作中把握着这样的尺度,历史的脉络和一些细节必须是真实的。和晓梅谈到,历史题材写作要有史料的支撑,应保留历史的真实。熊育群认为,对历史的态度必须严肃,不仅是案头写作,不仅是从书本到书本,而且要有田野调查的坚实基础。范稳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还有大量的资源尚未在文学上得到充分的展现。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见证者,提供出的或许只是一些历史的碎片,作家的责任就是将这些碎片打捞上来,加以还原。蒋蓝提出,历史有纸上的历史,还有一个“活在大地上的历史”,存在于老百姓的口中心中。写作者要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现场,复原历史、呈现历史。王松提出,应当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被遗忘的人物,写普通人的历史。所谓小孔成像,是透过一个小孔,看到整个世界,从小人物身上同样能反映出大的历史。
作家和编辑需共同努力推出历史题材佳作
大家认为,目前能够切实反映中国精神、体现历史担当的文学精品数量还不够多,作家责无旁贷,出版人同样责无旁贷。历史题材的问题,是作家和编辑家共同面对的问题。不仅需要作家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编辑也同样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历史题材的创作和出版面对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家和岀版界都要对此予以更加充分的重视。
邱建国提出,每本书稿中的每个细节,都需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衡量。王学刚提出,编辑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要站在高处,全面看待历史,否则就容易出问题,要时刻秉持把关意识,牢记“出版无小事”。毛军英提出,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是进行历史题材创作和出版的基本遵循。
作家们普遍感到,历史题材创作大有可为,有广阔的创作空间。王一珂等多位编辑提出,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的历史题材作品,都是读者了解历史的重要渠道,作家和编辑对此责任重大。
还有作家和编辑谈到,在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编校过程中,查证史料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周康谈到,在编辑文化名人传记的过程中,历史人物身上优秀的品质让自己感动,他们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荣辱观都令人心生敬意。 (纳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