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本网记者 苏培/摄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活的转型,城市文学愈益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10月28日,由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城市文学论坛”在京召开。
开幕式上,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韩宪洲致辞,由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张志斌主持。大会由主旨发言和三个分会场的轮次发言组成,分别围绕新世纪城市文学研究、现代性与城市、空间美学与城市文化研究、古代文学中的城市书写、西方文学中的城市形象等问题展开多层次的论述和切磋,大会主旨发言由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王德领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首先做主旨发言,他从宏观的意义上论述了当代中国城市类型与文化特征。他认为,与乡村中由熟人构成的社会相比,城市里是由陌生人构成的社会,人在城市生活中更容易感到孤独;文学正可以安抚人们的心灵,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张柠还比较了北京、上海、广州在城市形态、城市中心和民居建筑上存在的差异,分析了这些差异对三座城市各自市民文化带来的影响。
北京联合大学校友、著名作家宁肯在发言中回顾了在北京南城读大学时的经历,以及这段经历对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影响,认为城市文学和时代环境有很大关系,城市文学的一大主题就是“回忆”;同时,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书写城市生活,也是作家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庆利指出,中国的城市不但要更新,而且要接续传统文化。具体到北京文化中心的建设,要贯穿历史与未来,联通梦想与现实,融合农耕文明、畜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在世界形成“全球村”的形势下,北京要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找到一个不可替代的地位,建设具有北京特色的城市文化势在必行。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傅秋爽研究员结合《北京文选》的编著,谈了元代文学中的城市书写,认为元代对北京城市的书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她指出,通过挖掘整理古代典籍中的经典文本,不仅能够提升北京城市文化内涵,发现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对当下首都文化建设繁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都有极为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黄宗英围绕“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这一主题展开发言,解读美国诗人威廉斯诗作《帕特森》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奇思妙喻,挖掘帕特森其人与其城之间的隐喻性关联,揭示现当代美国抒情史诗创作中戏剧性地让人与城相互捆绑相互认同的一个艺术特征。
在随后的三个分会场上,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城市文学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于润琦对清代中后期的四部小说《红楼梦》《儿女英雄传》《小额》《春阿氏》做了“胡同地理”的寻踪,认为它们都体现出浓厚的北京地域色彩。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张勃梳理了中国古代的“首都”观,指出其中“首善之区”的理念对当代北京政治文化中心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王德领对新世纪城市文学中的模式化倾向给予了细致剖析,认为新世纪城市书写的模式化表现为伪“小资化”、欲望化、底层书写、都市与乡村对照四种书写模式。将城市作为风景、对城市进行形而上的审视,是一些优秀作家为突破城市书写的模式化所做的可贵努力。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季剑青研究员关注了“五四”新文化人对北京民间文化的认知与想象,认为新文化人对民间文化的某种不无矛盾的态度,揭示出北京既具有乡土性又具有都市性的双重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冷川从历史地理的因素对民国时期的期刊进行了详细考察。北方工业大学冯雷老师以地理视角考察了新世纪的诗歌创作,指出对于当代诗歌的阐释来说,引入、建立“地理—空间”视角,不仅意味着结论的刷新,更意味着方法的革新。山西大学副教授刘芳坤论述了80后文学与中国抒情的关系。
《当代》杂志社长助理、青年作家石一枫以自己的作品为例,阐释了城市文学的特质与通性。石河子大学张凡老师以林海音的作品为例,论述了城市变迁、城市记忆与文化乡愁的关联。宁夏大学教授任淑媛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电影中草根形象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中国城市电影中草根形象的悲剧和喜剧精神。整场讨论反响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主办方表示,本次专题研讨会旨在以城市文学为主题,突破地域的局限,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思想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了城市文学的样态和发展,城市文学与乡土文学的相互关系,以及中国当代城市文学发展的趋势、存在的问题。在目前中国城市化正在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对城市文学的研讨具有特别强烈的现实意义。
据悉,本次论坛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石河子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余位专家和学者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