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出国最苦、最难的时候,是汉语安慰我,给我一条船,让我回家。我第一次在北美一个餐馆打工时,一个老头留下一份报纸,我拿着报纸热泪盈眶,那是我(出国后)看到的第一份中文报纸。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和汉语的关系是融入血缘的,不可分割的。”去年首届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上,评论家陈瑞林曾动情地说。对于华文作家而言,坚持汉语写作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移民是他们的新身份,他们一方面接受着多元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要直面其碰撞,这也就造成了华文作家作品的特殊性。近日,“2017年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在上海市作协举行,论坛共组织10场作家与评论家的对话。虹影、陈谦、朵拉、李长声、陈河等海外华文作家与陈思和、陆士清、王列耀、刘俊等十余位评论家与会。论坛采取作家与评论家“一对一”的讨论方式,共同探讨海外华文文学题材、走向等议题。
此次论坛主题聚焦“丰富的作家,丰富的文学”,就该主题,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表示,“丰富性”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华文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一个延伸,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状来看,华文文学不仅指以华文写作,所写的东西大多数也跟中国密切相关。同时,他认为华文作品的读者主要在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源泉、生产机制都是中国的,唯一不一样的就是作家生活在西方国家,或者已加入了所在国的国籍。在这样的状况下,中国当代文学不仅要关注他们、研究他们,更重要的是认可他们,把他们看成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批作家离开祖国,回到文学上重新给中国文学提供作品的时候,他们提供的经验是崭新的,有一种我认为的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也就扩大了中国文学的表达空间。”
本次受邀参加论坛的海外作家,不少都与上海有着特殊的缘分。作家虹影的经历比较特殊,她于1991年移居英国,此前在复旦大学作家班就读,并写下《上海王》等三部小说来呈现在上海的这段生活。“我在复旦大学读书期间,对上海的历史,甚至租界,包括明末清初所发生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而且我读到了非常多关于海外写上海的书,但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对我来说是不够的,所以我着笔于上海的女性书写。”即使在她出国之后,依然关注中国女性形象书写,她说这是源自于自身经历。因为特殊的出身,小时候,虹影被限制了在家说话的权利,文学成为了她的出口,让她从不会说话到“学会说话”。
不同于虹影一开始就关注中国女性生活,大多数海外文学作家是在出国后对家乡产生了灵魂皈依感,而新生活又充满不确定性,这种撕裂造成了双重孤独,他们的应对办法是用文字抒发这种情感。当异国他乡产生的疏离感成了大多数海外作家创作上对于故土的依赖时,他们未来的创作将会走向何方?正如作家黄宗之提出的:“新移民写作已经走过了书写怀乡、漂泊、文化冲击的阶段,新时期的文学应该写什么,海外题材随着‘出国热’渐渐没有那么多新意的时候,还应该写什么?”目前他探索到的方式是改变自己,不仅要跟上新移民的脚步,还要前瞻性地关注新移民,更要走出华人的圈子,用多元文化的眼光去观察所居住的社会。
对此,美籍华人作家陈谦也表达了她的思考:“带着中国背景去国外生活的我们产生了心灵或思想的挣扎,从我个人的追求来讲,我希望新的文化能够带给我们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对文学的另一种启发。”评论家刘俊如则提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地球村’的时代,迁徙、移民、旅行等方式很多,未来我们的文学边界呈现的形态也会有很多的复杂性,但海外作家应该保持海外特性,保持自己观察世界的独特立场。”
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表示,上海文学界一直以来高度关注海外华语文学的发展。华语文学网在创办之初,就把目光投向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学创作和作品的网上呈现,设立了“海外及台港华文作家经典读本”专题,迄今为止已经有近五十位海外华文作家的一百二十多部作品在华文文学网上线。“希望藉此打造一个海外华文作家和评论界、和读者交流、互动的平台,并探讨在‘互联网+’时代,华文文学如何实现跨地域的有效传播,从而实现更大发展。”王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