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发起的“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自1994年开始启动,以年卷的形式,为从未出版过个人文学专集的40岁以下作家、批评家出版处女作。经过冯牧、张锲、高洪波、何建明、李敬泽等几代人的努力,“丛书”为推动青年文学事业发展增添了绚烂的光彩,也为守望文学初心留下了见证。“丛书”至今共推出203位青年作家、评论家,他们中不少人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如胡平、汪政、晓华、王跃文、红柯、叶弥、刘建东等,以及李云雷、徐则臣、张楚、弋舟、付秀莹、计文君、沈念、张学东、傅逸尘、岳雯、林森、祁媛等。与此同时,徐贵祥、石舒清、洪治纲、沈苇、辛茹、彭学明、何向阳、韩子勇、了一容、李浩、田耳、曾小春等作家、评论家在这套丛书中亮相,后来频频发力,多人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
1994年,作为当时最年轻的编委,高洪波提出的“21世纪文学之星”这一名称,得到了编委会和组织者的认可。据他介绍,初创时期,由时任中华文学基金会负责人的张锲以及冯牧、袁鹰、江晓天、崔道怡、张守仁等组成的编委会,以批评家、编辑家的眼光精心挑选优秀的作家作品,发现了许多未来的文学新星。2000年以后,在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的倡导下,经中国作协与中华文学基金会、作家出版社协商,决定每年由中国作协拨出专项经费,将“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纳入中国作协扶植青年作家计划项目,入选作品统一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保证了该丛书编选和出版的持续性、稳定性。高洪波认为,这套丛书从遴选、编辑到出版,都饱含着文坛前辈对年轻人的殷切期待、关爱,编委们经过公正民主的讨论,发现正在萌芽期的文坛新人,体现了老一代文化人的文化担当。从效果上看,这套丛书对近20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中短篇小说作者、少数民族作家、青年批评家的成长,更是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从1994年第一次评选开始,雷达就是该书的编委会成员之一。作为亲历了每一届丛书的编选过程以及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文学新人涌现可喜景观的见证者,雷达认为,“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编选始终着眼于未来,立足于发现人才,本着选优拔萃、精挑细选的原则,是一个有力推动文学繁荣的重大项目和举措,可谓功不可没。他还强调,几代编委们为这套丛书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其意义与作用与上世纪末的时代语境有很大关系,当时人才虽多,出书却难,这套丛书遂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近十多年来,由于出版业空前发展,且走向市场化,国家赞助文化和文学的力度不断加大,出书渠道更多了,“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优势削减大半,参评量似乎减了一些。因此,雷达认为,这个“老牌子”虽然魅力还在,但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这套丛书应该在密切而敏锐发现人才、快速掌握信息、提高书籍质量等方面下大气力。只有在自由竞争中,在读者中,赢得了更多的信赖和好评,才能让它继续“木秀于林”。
从1995年开始担任编委的朱向前认为,“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编选和出版一直保持着“低调、高质、长效”等特点。他说,这套丛书在推出之时正值中国文学刚刚走过黄金时代,文学的地位有所式微,“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到来,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恰逢其时。在多年的编选过程中,编委们本着扶植、发现新人的初心和公心,默默奉献、不问回报。多年来,虽然时代环境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是一些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在大家的努力下一以贯之地坚持了下来。比如,在评论集的编选过程中,“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倾向于推出更具有及物性、在场性,观点中肯、文风扎实的作品。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培养了一批批后继力量。
如今已成长为“70后”中坚力量的肖江虹在自己写作生涯刚起步时曾感到,“每篇作品写完时是感觉最脆弱的时候,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幻灭感。对作品质量的好坏,对自己是不是真的具有一个作家的基本素质都疑虑重重。就在茫然四顾、孤独怀疑的当口,这套书适时出现了。”2012年,肖江虹的小说集《百鸟朝凤》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回忆当时的情形,肖江虹说,“高兴是肯定的,但没得意,一次好的评价对刚起步的作家来说,意义非凡。何况是这样一种集中的、严谨的、苛刻而又满怀善意的好评。入选这套丛书对我来说真的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多同行通过这本书,看到了我作品的问题,然后给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于是自己开始调整写作方向,也让自己对写作这门手艺生出了更多的敬意和敬畏。我总是告诫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肖江虹坦言,这套丛书对于他来说具有认证和鼓励的双重意义。现在,他的作品虽然不断出版,但都没有当年手捧这本书时那种充盈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2013年,“80后”作家蔡东的小说集《木兰辞》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回忆这本处女作对自己写作人生的意义,蔡东说:“第一本小说集,意义是特殊的,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第一本书在哪里,从无到有的这一步好像总是格外艰难。”按丛书惯例,编审委员会要请一位批评家作序,《木兰辞》由施战军作序,序言对其写作的评论和判断给蔡东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之后,一些东西清晰和明确了,清楚自己可以沿着这条脉络写下去。”“小说集出版过程中还结识了张守仁老师,一位资深的文学编辑,一位温厚真诚的老先生。他使用固定电话,手写书信。2013年那会儿还能收到手写信,太难忘了,手写信从北走到南,几千公里呢,拿在手上,感觉是不一样的。一套文学丛书能延续这么多年,收获信任和尊敬,跟编辑们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2013年,陈思的评论集《现实的多重皱褶》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他认为,对于一个青年批评家来说,尽管随着世代更迭、媒介爆炸,有了更多抛头露脸的机会,但是取得传统纸媒出版的认可,总算是正式登上舞台的第一步。它的意义是多重的、模糊的,“但起码它让一个青年学者得以言说自身的批评观念,展示自己对文学现场的观察与理解——不管多么唐突或冒犯、幼稚或矫情”。相应地,这本小书当中所能包容的一切不成熟都将成为化石,忠实记录这位批评家的初心。这样的初心,无论如何,会让他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之路上时时反顾,思之凛然。文学的天空,正需要保留这样微弱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