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17年的日历即将翻过,2018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文学界人士纷纷从各自角度回顾总结了他们眼中的2017年。
在评论家雷达看来,2017年的文学创作延续着持续繁荣的可喜局面,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在思想和艺术质量上都有所提升,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尤为可贵的是,无论“70后”“80后”“90后”还是宝刀不老的中老年作家,都表现出旺盛的创作活力,强化了个体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叙事技巧、人生阅历和艺术功力进步较为明显,能够传达出丰富驳杂的城乡人生经验。作家们的世界正在突破代际局限,在不断扩大和融会贯通。同时,加强现实题材创作问题得到空前重视,如何提升原创力,在探索中仍存在难度。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成为作家们思索的重要问题。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继续成为作家们面对和书写的宏大精神主题和叙事前提。
作家阿来谈到,2017年,他以自己童年生活为素材的成长小说《阿莲》正式出版。这次写作不再是从外部世界和当下孩子的生活里发现写作素材,而是向自己的童年开掘,这种开掘让他重新发现了一个世界,即自己的童年和成长。这个世界和今天的孩子的生活虽然不同,但对今天孩子的成长并非没有意义。“一部作品要吸引今天的孩子,并不是在生活形态上要和他们多么相似,重要的是与他们进行真诚的对话,并且真切地关注到成长本身遇到的痛苦、挣扎和迷茫。当然,还需要高超的讲故事的本领。向童年生活的深处开掘,向艺术世界的高处攀登,这是成为一个好儿童文学作家的惟一途径。”
作家赵本夫说,201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迄今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天漏邑》,获得广泛好评,这让他很欣慰。但他并不认为这部作品是完美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完美是用来追求的。该书的内涵之一便是:所有的美都是残缺的,就像历史、社会、生活、人生、人性。人类是理想主义者,但如果用完美要求我们的生活、生命,就是苛求了,因为没有人能做到。我们不必难为自己,更不要去难为别人。“看看长江吧,江面上总会漂浮一些杂物,有的江段还会浑浊,这就是真实的长江。它不完美,但不影响它的饱满、丰盈和强大生命力,没有什么能阻挡它浩浩荡荡奔向大海。2018年,伟大祖国还会高歌猛进。我仍会潜心写作,并时刻关注这个风云激荡的世界!”
内蒙古作协主席满全表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高尚的笔墨书写人民的心声,用动听的旋律唱响时代华章,是内蒙古作协始终坚持的创作导向。2017年,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反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辉煌成就,打造和谐内蒙古、诗意内蒙古、书香内蒙古,内蒙古作协策划举办了“原野放歌·首届农牧民诗歌大赛”,让农牧民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版了《草原文学精品选编》(16卷本),以文学形式祝福草原。为打造草原文学精品,2017年,内蒙古作协继续开展第三批12名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挂联创作活动,继续推行《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重大题材写作计划》《草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文学创作子项》等项目,按照设计要求,开展完成选题立项、合同签约、专家指导、成果推介、作家与出版商的对接等环节。
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2017年,上海作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组织作家参与重大主题文学创作,在迎接建党百年的“红色起点”、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中华创世神话”两项创作中取得积极进展,现实题材创作也获得良好收获。上海作协继续深化自身改革,加大服务基层文学组织、群众性文学活动、新型文学群体的工作力度,指导多个区成立作协,并有效开展活动;系统举办各类读书会等,形成文学活动的品牌效应;率先推出网络作家签约制度,举办多期网络作家专题培训。同时,对外文学交流水平持续提升,上海驻市写作计划、国际文学周、国际诗歌节等的举办,不断形成社会文化热点。在不懈努力培养年轻作家的同时,把培养文学评论人才作为重点,力促一个活跃的青年评论家团体形成。
评论家王一川认为,2017年中国文艺界发生的深刻变化之一在于,从过去的文化引领进展到更加自觉的传统引领,即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气质,使之成为文艺创作、文艺接受及文艺批评等的灵魂。越来越多的文艺家注意从传统中吸取民族的精气神,观众则自觉接受文艺作品的精神陶冶,批评家致力于发掘文艺作品中的传统气象,整个文艺生活在传统引领下更加生气勃勃。
儿童文学作家汤萍总结2017年是自己不断反省和重新出发的一年:出版了幻想小说《魔法姐姐的魔法书》系列三部和注音美绘本《夜歌音乐盒店》;完成了幻想小说系列《吉拉的魔幻纪》中《神奇的时间沙漏》的修改;创作了第一部动画剧本《妖怪的彩色树》,获得第二届优秀儿童电影(动画片)剧本征集优秀奖;开始从事绘本创作,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7全国青年动漫编剧培养项目,赴山东威海学习。“2018年,我将不断提高自己,全力以赴写出更优秀的作品和弘扬中国文化的中国故事,为孩子们带来美丽的梦想和希望。”
回族作家马金莲说,2017年,自己以一种表面的平静和内心的坚韧坚持着小说写作。中篇小说《旁观者》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入选漓江出版社《2016中国年度中篇小说》。这一年完成并发表了中篇小说《梅花桩》《三个月亮》《听见》和短篇小说《平安夜的苹果》《一碗浆水面》《烟四花》《凉的雪》《山中行》。中短篇小说集《绣鸳鸯》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入选当代最具实力中青年作家作品选。中短篇小说集《难肠》入选固原文学丛书,由宁夏教育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满儿》获首届六盘山文学奖。“2018年,我会依旧坚信生活和文学的美好,以文学的名义和方式祝福自己。希望在坚持每年10万字左右的中短篇写作之余,改定即将完成的留守题材长篇小说《孤独树》,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回望》。”
作家东紫感慨道,时间快得让人怀疑每个人的分秒是否等长。如何让时间延长、减轻心慌的感觉,成为中年的难题。2017年,自己考入鲁迅文学院和北师大联办的研究生班,每天背着书包,混迹在成千上万的青春年少里,稀释衰老。“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已找到两种方法延长时间。一是尽可能多地接触新知识,新鲜的知识有生长性,生长能让万事万物变长。再就是努力读书写作,让时间结出足够多的果实。果实是惟一让时间凝结成型的模具,如有作品摆在眼前,即使时间快如白驹过隙,也能有东西让自己一二三四五地数一数。2018年,我要用两种方法把日子过得丰富而快乐!”
(李云雷 明江 王昉 王杨 王觅 行超 许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