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视角>正文

中国新闻网:数字化阅读首超传统阅读 真如洪水猛兽?

时间:2015-04-22 08:59:00    来源:爆侃网文综合整理    编辑:爆侃网文 字号:TT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20日在北京发布的第12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58.1%。数字化阅读首次超过传统阅读。

  尽管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数字化阅读其实在一些城市和人群中,早就超过了传统阅读,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就是这一现象的明显例证。但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显然更有其指标意义,“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2.57亿,其中城镇居民占51.3%,农村居民占48.7%。”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

  数字化阅读方式一般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及PAD阅读等。

  根据这份调查,2014年中国国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中最主要的是手机阅读,占比达51.8%,一举增加近10个百分点,超越2013年排首位的网络在线阅读。而首次引入调查的项目——关于微信阅读,则进一步显示其爆发式能量:在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超过6成的人进行过微信阅读;成年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仅为18.76分钟,不到微信阅读的一半时长。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以“社交化阅读”来描述微信阅读。在他看来,微信阅读的发布方式主要是自媒体发布和读者的自传播两种,“与数字化阅读的大多数特征类似的是,微信阅读内容碎片化、浅阅读特色明显,一方面有优质公众号的分享,另一方面也有良莠不齐甚至传递谣言。但有别于传统数字阅读的最大特点是,微信阅读受他人影响并进而影响他人,分享朋友圈和建立讨论群都是这种影响的体现。”

  事实上,数字化阅读大幅增长的同时,并不意味着传统阅读会被挤压至没有空间。

  第12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57.2%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每天读书时长为18.76分钟,比2013年增加5.33分钟。报纸和期刊的阅读时长也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同时,在手机阅读群体中,1/3能接受付费阅读,其余2/3的人只看免费的手机读物,而手机阅读群体在2014年人均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16.47元人民币,比2013年的21.43元有较大幅下降。

  徐升国认为,人们的付费意愿之所以降低,主要还是网络资源等于免费的惯性思维造成。网上一直长期存在大量免费阅读内容,使得读者形成思维惯性,认为网上资源就应该是免费的。

  魏玉山指出,当下的数字阅读很多内容仍不太令人满意,可谓“速生速死”。尽管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到来,传统的纸质阅读优势仍会延续。但对于传统出版单位而言,在坚守内容优势的同时,还要投入到数字化出版和更新技术应用方面来。

  中国官方亦在促进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方面不遗余力。日前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相关《指导意见》,要求立足传统出版,发挥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切实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二者的互利共生,才是最终发展目标。(完)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