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文艺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让正能量引导网络文艺发展”。
4月13日至22日,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太华、副主任翟卫华带队的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促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专题调研组,先后赴湘、浙、沪三省进行实地调研。据了解,此次调研是围绕8月下旬将召开的“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进行的。
走基层、察民情、访专家、开座谈,10天的调研内容充实,收获丰硕。在调研过程中,委员们普遍认为,促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还需先过几道关,比如如何树立网络文艺的社会担当意识?如何提升网络文艺的文艺性?如何把握好网络文艺的管理与建设?本报记者就此对参与调研的委员们进行了采访。
如何树立网络文艺的社会担当意识?
近年来,随着《步步惊心》、《琅琊榜》、《裸婚时代》等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被搬上荧屏并获得观众欢迎,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网络文艺在大众精神生活中影响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还有诸多争议。王太华表示,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文艺观念和实践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文艺的本质是不会变的。因此,网络文艺的本质是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遵循文艺创作规律,引导人心向上、向善、向美,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以受众面较广、影响较大的网络文学为例,无论争论如何,都不可否认它仍是精神产品,属于大众文化,发挥着大众娱乐的文化功能。追根溯源,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到近代的“鸳鸯蝴蝶派”,再到现代的金庸、古龙武侠小说,都被纳入通俗文学范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表示,就是在这“俗不可耐”中,也许就隐藏着街头巷说、匹夫之思,才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名著,所以简单地否定大众文化是不可行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大众文化推动着社会进步。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王怀超表示,既然网络文艺的本质是文艺,就应遵循文艺的创作规律,树立精品意识,“优质文艺的产生需要生命的体验和生活的积累,优质网络文艺也不例外。如果缺乏‘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网络文艺作品再多,也撑不起整个文艺的发展,文艺快餐长不了。”
这就需要网络文艺及其创作者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一定的社会担当。陈建功告诉记者,在这次调研中,他经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如何寻找一种方式,让民众既能享受到网络文艺娱乐化所带来的幸福感,也能感受到诸多网络文艺门类所带来的丰富情感、高度审美、社会自觉与国家情怀。
这对于网络文艺而言,任重而道远。
如何提升网络文艺的文艺性?
从自娱自乐的家庭小作坊模式,到标准制作、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的工业模式,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全方位版权运营,网络文艺特别是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日渐形成。但网络文艺的本质是文艺,加强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的融合,不失为提升网络文艺的文艺性的可行性途径。
只要能连上网就可以发表作品,打破了地域界限,为网络文学的传播提供了便利途径,但也模糊了身份标识,网络作家多处于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创作状态。团结与引导网络作家,成为各级作协正在并且已经着手做的事情。湖南省作协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网络文学委员会,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了开放性平台;浙江省作协、上海市作协则分别成立省级网络作家协会,为网络作家提供了诸多学习深造的机会。2014年1月在国内率先成立的浙江省网络作协,涵盖了省级会员193人,不仅为网络作家采风走访、短期创作等提供创作基地,将网络作家纳入职称评定范畴,还积极推荐一些网络作家加入省青联组织,提升他们的社会荣誉感与责任感。
网络文艺的基本理论问题也开始为学界所关注。2000年就组建团队开展网络文学研究的中南大学文学院,是中国首个网络文学研究基地。走进“网络文学”教室,《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等一摞摞网络文学理论书籍映入眼帘,这是该基地自成立至今的部分理论研究成果,达43种、76部之多。但该基地的带头人欧阳友权教授表示,由于对网络文学存在一些偏见,国内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一线权威学者尚不足20位,由此可见,传统机构对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仍待加强。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包揽业界95%以上作家的阅文集团合作开设网络文学专业课,实现了教室、工作室与社会实践三者结合,为培养网络、文艺、管理与经营等多维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表示,在信息网络时代,传统机构、队伍要主动跟上信息技术进步的步伐。最近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繁花》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作者金宇澄是一位在出版社工作多年的文艺编辑与作家。这部作品最早是按照网络小说的写作方式,在“弄堂网”上一章一章发表的,按照网络小说的写作方式进行传统文学创作,讲述了一段表现上海风土人情的弄堂故事。邬书林认为,用新技术来创作、发展文艺,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接受市场检验;另一方面还扩大了受众数量,很好地开拓了市场。近年来,一些传媒院校也开始对多媒体技术融合的探索与开发。在设有绿色抠像幕布的演播室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饶有兴致地跟主持人模仿着一些手势动作,电视荧屏上则呈现出以柳永词为背景的画面,随着两人手势的不断变化,推送出“风雅钱塘”等字幅来。这是浙江传媒学院多媒体综合实验室,所开展的一项实景演播与虚拟演播相结合的节目形态。
对于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的融合,成效初显,但除了推动传统机构对网络文艺生产者、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主动联络与积极探索,还应思考如何提高网络文艺创作者自身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使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形成深度融合。
如何把握好网络文艺的管理与建设?
有这样两组调查数据: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以不同形式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高达2000万,注册网络写手200万人,职业或半职业写作人群23万人,每年有六七万部作品被签约。
据《2015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显示,中国网络文学盗版一年至少带来百亿元的损失。
一边是网络文学的迅猛增长,一边是网络盗版的日益猖獗,由此可见,在网络文学快速发展的同时,盗版所带来的损失也非同小可,特别是一些盗版网站使原创正版网站用户严重分流,也导致作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具体到盗版、剽窃等问题,委员们纷纷表示,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网络文学乃至网络文艺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有的委员指出,应该加大完善《著作权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的修改力度,将网络文学纳入《著作权法》中,将网络视频、微电影等纳入《电影产业促进法》中,使网络文艺有法可依。基于网络侵权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纳入法律法规后,还应加大执法力度。
一些网络文学传播平台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应对、打击盗版现象。比如中国移动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产业合作伙伴成立了“移动数字阅读绿色正版联盟”,首创“反盗版基金池”,并牵头组建了专业律师团队。据了解,仅2015年,咪咕数媒就进行了29起反盗版维权案件。
基于网络文艺的整体发展态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主持人白岩松认为,有关部门对网络文艺应采取“动态跟进”的方式,“研究者与管理者不要产生‘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在现阶段就出台长久的规章制度。互联网是动态发展的,应思考如何以动态模式去看待与管理网络文艺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原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黄嘉祥表示,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传统方针,对待新生事物做到“放”和“疏”,不要急于“收”和“禁”。
网络文艺还存在着“有写手无大师”、类型化趋势明显等问题。翟卫华认为,网络文艺在初期发展阶段,存在以上问题是难免的,但应对这些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这涉及有关部门管理方面的问题。翟卫华说,管理的主题基调是促进网络文艺繁荣发展,一定要科学管理,顺应文艺发展规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卞晋平表示,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干部应真正理解“互联网+”战略的涵义,深刻认识互联网对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改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裁沙跃家表示,互联网是中性的,要促进网络文艺的健康发展,应思考的是如何顺应它、用好它。“转变干部的认识还是要进行培训,请一些互联网专家来讲课,使广大干部产生一定危机意识。”卞晋平说。
由此可见,对于网络文艺的管理与监督,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或初步探索阶段,如何加大研究力度,提高落实效率,使网络文艺的政策管理与平台搭建相辅相成,还需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