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中国网络原创文学强劲的发展势头及其强大的跨媒介辐射能力,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面对体量巨大的网络文学,文学批评的声音始终是在场的。从最初关于网络文学的命名、特征、发展阶段的描摹,到对网络文学的价值、得失、经典化的目标展望等讨论,文学批评面对变动不居的数字媒介生产,一直在不断调整和更新着评价的理论视角。
然而,越来越多的批评家发现,以自由、新潮为旗号的网络文学,并没有在所谓“后现代”的名义下进行先锋的、反叛的文学实验,其超文本性、交互性的新质更多地体现在文本之外。相反地,中国的网络原创文学发展到现阶段主要以小说为主,不仅类型相对固定,叙述的故事也大多遵从一定的套路,甚至大多数作品的审美追求仍然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理念。如果以纯粹的“网络性”视角介入网络文学现场,偏向技术性、实验性的分析,显然不符合当下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事实;而如果仅以“文学性”眼光来审视各种类型的网络文学,就会人为地割裂网络文学与新媒介的依存关系,无法有效回应数字媒介的文学生产问题。于是,两类批评话语在此都遭遇了困境。
事实上,看似尴尬两难的批评话语某种程度彰显出了网络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相较于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专业的网络文学批评队伍还不够壮大,批评家难以对网络文学作品进行及时、全面、深入的跟进。据相关统计,目前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的网络文学研究和批评文章还不到1000篇。网络文学创作“热”,网络文学批评“冷”,批评与创作疏离的局面日益突显。仅就文学批评而言,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接受学院专业训练的批评家面对数字媒介文学形态,不同程度地出现相关阅读和理论知识储备的短板。网络文学批评所需要调动的传播学、社会学、媒介文化、文化产业等跨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也无形中增加了批评家深耕网络文学领域的难度。
网络文学并不是传统的文学概念与网络技术传播的简单叠加,信息革命引发的新媒介效应作用于文学后产生的是一种化学反应。数字化技术带来的解放与变革,使网络文学及其置身的泛娱乐产业链成为“现象级”的文化景观。网络文学与当代社会的文化观念、消费风尚,甚至新时代的价值观建构、舆情建设、国家形象传播、国际文化话语权竞争等问题也息息相关。对于批评家来说,其首要任务和责任就是对网络文学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解读、研判,但如果仅依靠传统的文学理论,很难抵达网络文学和文化现象的纵深,网络文学的巨大体量会掣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即便奋力扎入网络文学的文本之海,在各式文本中快意畅游,若不能适时抽离进行远观审思,也可能迷失于漫无边际的文字之中,无法作出精准的判断。
因此,所谓数字媒介的立场,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数字媒介变革给中国当代文学版图、文化生态以及文学审美范式带来的冲击。在中国网络文学20年的生产进程中,从“草根写作”到商业化,从类型文到超级IP,数字媒介全方位介入网络文学的产业链条,并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本土文化与外在文化、开放的作者与能动的读者、粉丝社群与商业资本等等方面的问题。批评家应充分把握网络文学20年来的发展及其与中国数字化时代的社会文化、世界网络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纽带关系,把中国网络文学置于当代新媒介发展的语域下进行考察,同时还要辨析它们在中国及世界网络文化发展潮流中的形态和位置。这就要求批评家不仅要具备开阔的理论视角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更要主动从数字媒介的文化立场出发,在变化多元的网络文学现场中聚焦前沿问题,探索理论批评的有效路径。
信息内爆的数据化时代,大数据正在被大规模生产、分享和使用。大数据为网络文学的内容生产、传播机制、大IP全链条打造,提供了遴选、培养、研发、营销等诸多环节的全方位技术支持。每个环节的大数据,其数据规模、数据类型、数据密度均是网络文学不可忽略的分析利器,能够为网络文学批评提供生动的分析与解读依据,进而丰富当代文艺批评数字化实践的手段和方式。
网络文学的大数据分析可围绕“文本—作家—粉丝(读者)—网站”的相互关联的媒介生产环节,建构起多维的批评模型。以粉丝(读者)环节的大数据分析为例,透过大数据,批评家可以作出更加理性的分析评判。粉丝点赞和“追更”的“忠诚度”大数据很大程度会影响到网络文学的内容生产、传播、再生产以及线下营销的走向,形成“粉丝经济”的规模效应。而关于粉丝“养成”的大数据又恰恰可以发现粉丝在文化参与能动性方面的不足。文学网站的资本运营方可通过粉丝的反馈数据指导网络小说的故事设置走向,可根据粉丝付费订阅的数据评定签约作家的星级,可依据点击率大数据进行文学类型和排行榜单更新,可根据粉丝搜索和阅读的大数据向粉丝精准推送相关的文学类型,可利用粉丝消费的大数据打造热门IP并打通泛娱乐产业间的行业形态壁垒。综合不同的数据规模和数据类型,批评家得以透过大数据的“放大镜”,在对类型文本进行鉴赏和评价的过程中,寻找资本市场逻辑与文学审美逻辑相互结合的评判空间,发现资本力量在整个网络文学生产运作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网络文学批评要放眼全球的数字文化潮动,厘清世界数字文学和游戏动漫的发展脉络与文化辐射,进一步拓展网络文学批评空间。就当前中国网络文学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考察,是把握其整体样貌的有效办法,但我们还应认识到,中国网络文学固然有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产业格局,却并非仅在中国文化空间内部蓬勃生长。仅以近20年的短暂发展轨迹来看,中国网络文学就形成了从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到台湾地区网络文学再到中国大陆网络文学这样一条发展的脉络。在一个更大的文化视野中,西方数字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起步,至今已有比较成熟的数字文学形态,包括交互性诗歌、超文本小说等应用数字媒介功能的数字文学创作。西方数字文学还有像“超文本旅馆”这样的文学实验项目,旨在吸引读者参与接龙写作。在较为成熟的数字文学发展基础上,西方数字文学研究领域涌现了许多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涵盖了电子文化、数字艺术、数字美学、媒介文化、超文本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考察中国网络文学不可忽略的背景和资源。批评家要突破原有的预设,在通盘考察西方数字文学的写作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其较为成熟的理论视角,结合中国网络文学和数字文化的发展形势,对当前中国网络文学既有成就、脉络走向、存在问题作出客观的评析。
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学受到的关注和质疑可以说是等量的,一方面是文学网站的“造神”活动一再刺激大众的神经,另一方面是主流批评家对网络文学的缺席与“失语”。现如今,网络文学正朝着产业化方向踏步前行,其运作模式日臻成熟,大IP串连起的泛娱乐版权运营掀起了原创网络文学的创新热潮,一批优秀的作家作品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令人关注的群体。精品化是经典化的必由之路,在当下网络文学精品仍显匮乏的情况下,关于“经典化”的展望是对网络文学长远发展的期待与构想。
精品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批评家要守持经典文学的价值导向和历史的评价尺度与准则,为提升网络文学品质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批评话语。在网络文学资本市场的裹挟下,网络作家希望作品能够被改编成影视、动漫、游戏等形式,这是一种网络文学的生存方式。一些成功的大IP也有可能进入网络文学史的叙述视野。但是如果作家仅以市场价值为目标,在谋篇布局、情节设置等方面一味讨好消费需求,无法打破已经被固化的写作类型,就可能陷入叙事的套路和想象的僵局。如果网络文学追求的欲望结构和“爽点”叙述无法深度触动人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需求,其飞扬的想象与恣意的快感要以何种方式落地?一旦网络文学有限的题材类型,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享受,在线文字书写的魅力将会在追求创意不断翻新的数字文化领域逐渐失去吸引力。因此,网络作家需要树立精品意识,勇于跳脱“网文劳工”式的创作束缚,自觉创新写作范式;网文平台也不能再唯点击率、收藏量和大IP是尊,需要联合管理部门着力优化网文生态,打造“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在这过程中,网络文学批评要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批评立场,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网络文学批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艺术性、技术性与商业性之间权衡评价尺度,坚守经典文学的价值取向,为网络文学精品建设营造良性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