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传统文学>正文

文艺批评的三个问题

时间:2015-12-11 13:57:00    来源:    编辑: 字号:TT

  ●在商业化语境下,许多文艺批评成为对个体利益心照不宣的精致维护,文艺批评对人文思想和艺术法则的捍卫,正渐渐败北于商业营销和人际关系的无形之手,这也许是文艺批评屡遭作家和读者双重遗弃的真正原因

  ●文艺批评并不仅仅是文艺文本的思想阐释和艺术鉴赏,它还关联著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趋向、受众的美学接受、文艺理论构建的经验基础、文艺史构建的作品定位,因此文艺批评应该与文艺史和文艺理论呈现为三位一体的格局

  ●那种以理论拥进文本,却让理论与文本互相龃龉的技术操练,永远无法获得作家艺术家和受众的真正认可,因为除了名词绚烂、概念新奇、语言晦涩之外,只剩不知所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就现状而言,这种文艺批评的精神还在弱化,并对文艺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我们迫切需要以思想性和艺术性为准绳的学理性文学批评,需要批评家们能对当前多元并存语境孕育下的文学创作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文学批评。在我看来,批评功能的均衡、批评方法的系统和批评效果的及物是当前文艺批评亟待反思和调整的三大方面。

  批评功能的均衡

  文艺批评是批评者依托其文艺价值体系,对文艺作品进行的思想审视和艺术评判,它既包含着批评者个人化的思想和审美取向,也是文学艺术普遍法则的投射。近年来,以往那种泛政治化和充满斗争思维的文艺批评逐渐淡去,与此同时,文艺批评出现了新的症候:在商业化语境下,利益共同体催生出了莺歌燕舞的“和气”思维。无论是出于对文艺批评历史偏差的矫正,还是出于对个体利益心照不宣的精致维护,当前的一些文艺批评,借助新媒体传播,迅速滑向了“商业极端”,文艺批评对人文思想和艺术法则的捍卫,正渐渐败北于商业营销和人际关系的无形之手,这也许是文艺批评在当下的文艺实践活动中,屡遭作家艺术家和受众双重遗弃的真正原因。

  文艺批评熙攘热闹,却无法掩盖“批评理性”的普遍缺席:文艺批评似乎成了无原则的欣赏和吹捧,对文艺作品的思想缺陷和艺术瑕疵,或视而不见,或遮遮掩掩,批评的锋芒已经被虚伪浮夸的言说遮蔽。我们并不否认“同情之了解”是进行文艺批评的必要前提,没有对作品的同情之了解,包括审美感受和艺术鉴赏,更高一级的批评就无从展开。我们反对的是就此止步,主动放弃批评的职责和原则,停留于平面化的文本梳理,不愿从更高的文艺史视野对作品价值进行审视,即在充分发掘文艺作品所蕴藏的思想艺术创新的同时,对其不足和偏差直指其弊。

  破是必要手段,立才是最终旨归。立或许不是单纯依靠批评家能担负起的重任,但批评必须牢牢坚持以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和人性良知为底线,以批评的言说方式,廓清文艺意识的乌烟迷障,指引文艺健康发展的前行方向,警醒文艺创作所出现的不良倾向。唯其如此,批评家才能改变对文艺作品的依附状态,构建起真正的文艺批评主体性,让正在消沉的文艺批评回归其应有的角色和职能,做到“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也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恢复文艺批评在作家艺术家和受众中的声誉和尊严。

  批评方法的系统

  文艺批评如何具备“剜烂苹果”的能力与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当前,文艺批评在对中西方理论的借鉴、扬弃、运用的效果方面,在把握和构建文艺史话语的能力方面,亟待反省和调整。

  文艺批评并不仅仅是文艺文本的艺术鉴赏和思想阐释,它还关联著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趋向、受众的美学接受、文艺理论构建的经验基础、文艺史构建的作品定位,因此文艺批评应该与文艺史和文艺理论呈现为三位一体的格局。但囿于学科壁垒,在文艺实践活动中,三者往往相互隔阂、各自为政,出现诸如文艺批评的对象不被文艺史关注,或文艺理论无法为文艺批评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等种种弊端。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艺批评逐渐成为西方理论运用于中国文本的技术演练,凡是引进中国的各种西方理论,几乎都被批评家演绎了一番。西方文艺理论的确开启了文艺认知的新方式、新视角,但我们还要看到,一些生搬硬套西方理论,削足适履、强制阐释的现象也相当普遍,这实际上暴露了我们的理论资源与本土的文艺史和文艺批评实践互相脱离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存在文艺批评者缺乏理论意识和文艺史意识的现象。一些文艺批评,虽然有着强烈和直接的文艺现场“介入感”,却止停于“现场性”,个人化的解读往往自说自话,放弃了其作为文艺史构建的把门人职责,放弃了其丰富理论、检验理论、构建理论的使命,这也造成了汗牛充栋的批评文章大多湮没于故纸堆中的“怪现状”。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